浅析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浅析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关系
【摘要】:戏曲是传统文化与戏剧之间相对立排斥又互相融合折中的产物。正是各种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比如先秦优戏、傩戏、古代歌舞,到汉代百戏、唐代滑稽戏,以及宋元杂剧、说唱艺术等各种表现形式,才有了真正定义上的戏曲形成的条件和基础。本文从解读汉代出土相关戏曲文物的角度,浅析了中国古代戏曲形成萌芽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两汉时期的戏曲文化。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戏曲文物 百戏艺术 陶俑 画像石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引言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中国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戏剧观。戏曲结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等各种艺术的精髓,以及虚拟性及叙事性的表现手法,决定了中国戏曲综合性、程式性的艺术特 征。中国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双喜;;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征集之宋代画像石[J];收藏家;2006年04期
2 盛储彬;;徐州新发现一批散存画像石[J];中原文物;2007年02期
3 闪秀桂;;东汉墓室画像石题材探微[J];装饰;2007年08期
4 谢丽平;;汉代“礼”的思想对画像石艺术的影响[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7期
5 谷东方;;陕北绥德田鲂墓画像石图像构成解读[J];美术大观;2012年09期
6 程少奎;;山东肥城发现“永平”纪年画像石[J];文物;1990年02期
7 ;扫地男仆画像石[J];教师博览;2007年03期
8 贾鹏;;中国的画像石[J];中国美术;2009年03期
9 曹建强;驱魃耕耘画像石(拓片)[J];古今农业;2000年04期
10 姜伯勤;中国祆教画像石在艺术史上的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道彩;高超;;滕州东汉永元十年画像石历史内涵初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建平;;软立体画像石拓片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爱国;;河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残画像石性质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均;;楼阁拜谒图解析[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谢健;程明;;邹城东汉祠堂整理与研究[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玲玲;;浅谈日月同辉与龙戏图画像石[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燕燕燕;;滕州西户口一号、二号祠堂画像石中榜题图像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建华;;关于石祠画像石的认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高墨翰;高书林;;麒麟驾雷公车[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书林;;从《田畴与耕牛》画像说汉沛郡农业点滴[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奇;画像石上的汉代足球[N];中国档案报;2001年
2 姜伯勤;我国发现的祆教画像石[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王小凤;圣村汉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姜伯勤;中国艺术史上的波斯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陈彬;山东枣庄桥上汉墓出土一大批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00年
6 徐龙国;曹操高陵出土的“七女为父报仇画像石”内容解析[N];中国文物报;2010年
7 记者 卢晓兵;马扬前蹄车出行 双龙腾跃口衔鱼[N];平顶山日报;2006年
8 罗工柳;缅怀马达[N];天津日报;2004年
9 彭城;徐州出土西汉早期画像石[N];美术报;2005年
10 沈嘉禄;艺术再现汉砖魏像的神韵[N];文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安世;解读山东微山沟南村汉墓画像石丧葬图[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赵莹;“荆轲刺秦王”画像石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常康;画像石艺术元素的数字动画语言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44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4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