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电影简论
发布时间:2017-08-09 22:02
本文关键词:昆曲电影简论
【摘要】: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中一个特殊的电影类型,既具有戏曲的表演元素,又兼备电影的艺术特征。在中国电影史上,戏曲电影曾创造了一度的辉煌,与京剧电影、黄梅戏电影、越剧电影等剧种的影片相比,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无论是影片的数量还是票房都门庭冷落,同样,关于昆曲电影的研究也呈现出寂寞的状况,只有少量的影片观后感和导演或演员的回忆性文章。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在前人研究戏曲电影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昆曲电影的影片本身及其稀少的记录资料,对为数不多的昆曲电影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首先,结合戏曲电影的历史进程,梳理出昆曲电影在戏曲电影中的历史位置及发展脉络,并结合戏曲电影的理论基础,给昆曲电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将已有的昆曲电影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所分类别,结合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昆曲电影——《牡丹亭》和《十五贯》,阐释它们从舞台到银幕的电影化过程,,从时空和意境两个方面对电影进行考量,探讨其电影化过程中的得与失。最后,总结昆曲电影拍摄的历史经验及教训。
【关键词】:戏曲电影 昆曲电影 《牡丹亭》 《十五贯》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51;J8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昆曲电影及其研究范畴12-20
- 第一节 戏曲电影及发展脉络12-16
- 一、 戏曲电影的定义12-14
- 二、 戏曲电影的发展脉络14-16
- 第二节 昆曲电影及其研究范畴16-20
- 一、 昆曲电影的定义16
- 二、 昆曲电影的研究范畴16-20
- 第二章 昆曲电影的发展及其分类20-30
- 第一节 昆曲电影的发展脉络20-24
- 第二节 昆曲电影的分类24-30
- 第三章 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传统折子戏串演的昆曲电影30-40
- 第一节 昆曲电影《牡丹亭》的创作概况30-31
- 第二节 昆曲电影《牡丹亭》的时空构建31-34
- 一、 “大虚小实”的整体时空构建31-32
- 二、 镜头切换重组舞台时空32-33
- 三、 长镜头保留舞台时空33-34
- 第三节 昆曲电影《牡丹亭》的意境创造34-37
- 一、 意境创造的基础——昆曲舞台的“诗乐舞”34-35
- 二、 意境的空间载体——“水墨园林”之景35-37
- 第四节 昆曲电影《牡丹亭》中的虚实矛盾37-40
- 第四章 以《十五贯》为代表的改编或新编戏的昆曲电影40-49
- 第一节 昆曲电影《十五贯》的创作概况40-41
- 第二节 昆曲电影《十五贯》的时空构建41-46
- 一、 “大实小虚”的整体时空构建41-42
- 二、 镜头语言重组叙事时间42-43
- 三、 特写镜头冲破舞台的框架空间43-45
- 四、 镜头展现人物关系45-46
- 第三节 昆曲电影《十五贯》的意境创造46-47
- 第四节 昆曲视野中电影《十五贯》的遗憾47-49
- 结语:昆曲电影的经验和教训49-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55-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林;戏曲与影视——电影戏曲片、电视戏曲片断想之一[J];安徽新戏;2001年05期
2 燕俊;从舞台到银幕——“十七年”戏曲艺术片对三大矛盾的处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陶金;;摄制戏曲影片“十五贯”杂记[J];中国电影;1957年05期
4 陈少舟;中国戏曲电影的黄金时代[J];电影艺术;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647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4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