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演出形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日出》演出形象研究
【摘要】:从《日出》近八十年的演出实践来看,《日出》演出形象已不再是曹禺笔下那个意义固定、边界明确的文学形象。一个文学剧本被搬上舞台,它便与原始的文学剧本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其意义主要通过舞台上的二度创作来呈现,涉及舞台艺术各个部门对剧作的重新理解与预设。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日出》二度创作?应该以何种尺度去衡量导演二度创作的特点与得失?舞台艺术尽管门类众多,但总体上,仍是在导演的引领下,经营“演出形象”。通过对不同时期《日出》“演出形象”的系统考察,我认为,《日出》能成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在于曹禺对《日出》角色的选取与塑造,情节冲突的构造,场景的刻画与近代戏剧审美要求相契合,很好地符合了高度真实性与高度个性化相统一的近代戏剧审美要求,这是《日出》艺术价值的一个起点。而舞台艺术与戏剧文学、社会本身存在密切而直观的联系,所以,这种真实性和个性化相统一的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日出》二度创作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成长过程和变化规律。 “演出形象”是演出时所呈现出来的视听形象总和。它由一系列戏剧场面所组成,主要元素是人物和环境,具有造型性和连续性。是二度创作最为直观的产物。就《日出》这出剧来说,造成诸多不同“演出形象”的直接原因有三:在不同的二度创作中,导演对主要人物贯串动作(“拯救”)的不同设计;二、对人物个性的强化或弱化处理;三、对演出整体基调的不同设定。其中,主宰这一切的是导演。当然,演员与舞美的创作也不容忽视。 从《日出》的漫长演出史可以看到:若导演的二度创作能紧抓《日出》剧本中的真实性和个性化,或对其进行重新阐释又能实现真实性和个性化的统一,那么其二度创作的版本便具备了合理性。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导演对《日出》演出形象的处理,多数没能完全达到《日出》真实性与个性化相统一的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但追求个性,追求真实,追求完美,追求深刻的导演与演出形象是存在的。在近八十年的演出长河中,导演、演员、舞美通过不断的二度创作,始终保持着《日出》演出形象独具生命力的一面,这足以说明《日出》二度创作的成绩,以及《日出》“演出形象”的经典价值。
【关键词】:日出 演出形象 二度创作 真实性 个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第一章 拯救行动的变化与局限14-22
- 第一节 行动的受阻:方达生的失败拯救15-18
- 第二节 意义的失落:陈白露的徒劳拯救18-22
- 第二章 角色创造的成就与不足22-30
- 第一节 “有余”者形象的创作成就23-27
- 第二节 “不足”者形象的创作不足27-30
- 第三章 演出情调的调整与重构30-38
- 第一节 大剧场时代:由写实主义到理想主义31-34
- 第二节 多元交织的现代性:心灵独白与视听盛宴34-38
-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一 《日出》演出年表43-52
- 附录二 《日出》剧照52-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爱芝;;一首恨与憾交织的歌——简析《日出》诗在话剧《日出》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伊雯;;不要挂羊头卖狗肉——从音乐剧《日出》说起[J];云岭歌声;2003年03期
3 邱雯;李倩;;新解读、新样式、新叙述——对明星版《日出》的评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4 杨馥菱;杨镇;;论《日出》中女性人物的悲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宗干;太阳在哪里?[J];电影评介;1986年04期
6 耿天丽;我看《日出》[J];电影评介;1986年05期
7 周安华;;《日出》改编琐议[J];电影新作;1986年02期
8 迟云;;他向自己提出挑战——《日出》导演于本正小记[J];电影新作;1986年01期
9 孔文杰;含蓄隽永 意蕴悠远——评影片《日出》结尾的改编[J];抚州师专学报;1987年03期
10 郑如芹;秦佳林;;浅谈《日出》中的夯歌[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俊杰;;试析《日出》中陈白露的自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希;《日出》中出现的是上海吗?[N];文学报;2003年
2 记者赵爽;《日出》重新亮相保利[N];北京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童古丽珂;导演任鸣谈新版《日出》[N];人民日报;2000年
4 任 忆;音乐剧《日出》能“唱”红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晓川;《日出》新亮点[N];中国包装报;2002年
6 紫茵;《日出》缺少“一个主要的角色”[N];音乐周报;2003年
7 陈熹;新版话剧《日出》本月抵江城[N];湖北日报;2008年
8 王臻青;话剧《日出》全国巡演到沈阳[N];辽宁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贾薇;《日出》:一个舞台两个世界[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易运文;曹禺《日出》改编成电视剧[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依;《日出》演出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逄晶;戏剧《日出》的会话结构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1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8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