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翼城琴书到翼城琴剧

发布时间:2017-08-16 13:18

  本文关键词:从翼城琴书到翼城琴剧


  更多相关文章: 翼城琴书 翼城琴剧 艺术特点 传承与保护


【摘要】:琴书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之一,《中国曲学大辞典》①对琴书的解释如下:“曲艺的一个类别。包括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四川扬琴、恩施扬琴、贵州琴书、北京琴书等。其共同特点是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各种琴书的起源不一,大抵源于明清小曲或戏曲清唱,并在流传过程中,各自受流行地区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翼城琴书是翼城县土生土长的一种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流行于翼城及河南、陕西、山西等交界地带。音乐方面具有婉转缠绵、富有变化、悦耳动听的特色;唱词以七言为主,通常是四句一段反复使用;唱腔结构属于板式变化体,但也有固定的曲牌;风格高昂有趣、叙事性强;伴奏气氛热烈,且有一定技艺;在演出剧目方面,传统与现代并举,移植与新编共存。尽管琴书音乐悦耳动听,群众喜闻乐见,但在旧社会,因“说书人”地位低下,演艺人员不是身患残疾就是逃荒至此,所以从艺者基本属于半艺半乞。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曲艺事业非常重视,县上文化部门将曲艺艺人组合起来,成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该曲艺队曾先后参加全省、全国的文艺调研,轰动一时。琴书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琴书艺人几度加工发展,尤其是将分角色演唱改为扮角色演唱,实现了琴书向琴剧的过渡,说唱艺术向戏曲艺术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代表剧目《张古董借妻》(又名《张古董借老婆》),如果没有这个戏,也就没有后来的琴剧,《张古董借妻》是根据琴书传统曲目改编的,当时曲艺队在临汾人民大礼堂包演40场,场场爆满,从此就开始了琴剧的演唱。本文对翼城琴书和翼城琴剧的文化环境、历史源流、艺术特点、传承与保护四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在文化背景方面,对翼城琴书和翼城琴剧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做了详细的叙述;在历史源流方面,详细论述了翼城琴书和琴剧的兴起、发展;在艺术特点方面,对翼城琴书和翼城琴剧的音乐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与研究;最后在传承与保护方面,详细调查了翼城琴书和琴剧的现状以及政府的措施,另外还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本文秉着以严谨的态度、坚持使用田野调查和科学求证的方法,结合所学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研究的知识,从各方面对翼城琴书和翼城琴剧进行比较与总结,并且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出来,希望可以把对翼城琴书和翼城琴剧理论方面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并参与进来。
【关键词】:翼城琴书 翼城琴剧 艺术特点 传承与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6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综述13-16
  • 1.1 翼城县的生态背景概述13-16
  • 1.1.1 自然生态环境13-14
  • 1.1.2 人文生态环境14-16
  • 第二章:翼城琴书16-23
  • 2.1 翼城琴书概述16-18
  • 2.1.1 产地与定名16
  • 2.1.2 源流与沿革16-17
  • 2.1.3 流派与发展17-18
  • 2.2 翼城琴书的音乐18-20
  • 2.2.1 翼城琴书的唱腔18-19
  • 2.2.2 翼城琴书的伴奏19-20
  • 2.3 翼城琴书的演出形式20-21
  • 2.4 翼城琴书的演出内容21-22
  • 2.5 翼城琴书的剧本曲目22-23
  • 第三章 翼城琴剧23-29
  • 3.1 翼城琴剧概述23-25
  • 3.1.1 源流与沿革23-24
  • 3.1.2 形成与发展24-25
  • 3.2 翼城琴剧的艺术特征25-29
  • 3.2.1 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25-26
  • 3.2.2 简小的剧本结构特色26-27
  • 3.2.3 朴实的舞台美术特色27-29
  • 第四章 从翼城琴书到翼城琴剧29-38
  • 4.1 琴书与琴剧的关系29-32
  • 4.1.1 翼城琴书与翼城琴剧的联系29-31
  • 4.1.2 翼城琴书与琴剧的区别31-32
  • 4.2 琴书与琴剧的唱腔比较32-36
  • 4.2.1 钹儿腔的主要板式(以翼城琴书为例)32-35
  • 4.2.2 鼓儿腔的主要板式(以翼城琴剧为例)35-36
  • 4.3 琴书与琴剧的伴奏乐器比较36-38
  • 4.3.1 翼城琴书的伴奏乐器36-37
  • 4.3.2 翼城琴剧的伴奏乐器37-38
  • 第五章 翼城琴书与翼城琴剧的发展现状与保护措施38-45
  • 5.1 翼城琴剧团的发展活动38
  • 5.2 琴剧团的体制运作38-40
  • 5.2.1 内部构成38-39
  • 5.2.2 外部合作39-40
  • 5.2.3 演出程序40
  • 5.3 琴书琴剧的现状与保护措施40-45
  • 5.3.1 琴书琴剧的现状40-43
  • 5.3.2 琴书琴剧的保护措施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0-51
  • 承诺书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为;戏曲剧种与戏曲现代化[J];文艺研究;1991年06期



本文编号:683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83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