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多种可能性——观国光剧团演出小剧场京剧《卖鬼狂想》
本文关键词:戏剧的多种可能性——观国光剧团演出小剧场京剧《卖鬼狂想》
更多相关文章: 《金锁记》 如鲠在喉 荒诞性 在路上 皇帝的新衣 演出效果 规定情境 惠芬 观演 现代服装
【摘要】:正戏剧的魅力就在于,你明明在场,却眼睁睁看到舞台上发生的各种意料之外,新奇、惊喜拟或感动、愤怒,有时候,经验会显得十分无力,困惑甚至无感。剧场里,舞台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国光剧团演出的小剧场京剧《卖鬼狂想》初体验之下竟然有一种抓狂的感觉,这个剧,一点都不"国光"。作为京剧,似乎剧种的色彩太过轻淡,《金锁记》的优雅大气、《三个人儿两盏灯》的细腻温婉等都不见了。行当安排上,只有三个丑角,行当单一,似乎不够赏心
【作者单位】: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
【关键词】: 《金锁记》;如鲠在喉;荒诞性;在路上;皇帝的新衣;演出效果;规定情境;惠芬;观演;现代服装;
【分类号】:J821
【正文快照】: 戏剧的魅力就在于,你明明在场,却眼睁睁看到舞台上发生的各种意料之外,新奇、惊喜拟或感动、愤怒,有时候,经验会显得十分无力,困惑甚至无感。剧场里,舞台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国光剧团演出的小剧场京剧《卖鬼狂想》初体验之下竟然有一种抓狂的感觉,这个剧,一点都不“国光”。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女性,不该做心狱中的囚徒——由《金锁记》和《玫瑰门》说开去[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罗亘,梁艳芳;不同的“恶母” 相同的追求——论《金锁记》与《玫瑰门》中的女性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杨扬;混杂的艺术——评话剧《金锁记》[J];上海戏剧;2004年12期
4 孙玉君;;作家本意与文本本义——从《金锁记》的“文不对题”说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樊青美;;小说《金锁记》对现代影视艺术的借鉴[J];电影评介;2006年23期
6 王巧凤;;《金锁记》主题与性别的转换[J];南开学报;2006年02期
7 吴芳;陈敢;;岁岁年年人不同——《长亭》与《金锁记》之比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8 谢翠蓉;;《金锁记》的伦理世界[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公秀梅;;《金锁记》叙事学解读[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白璐;;《金锁记》的艺术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明;;评台湾新编京剧《金锁记》[A];中国演员(2010年第6期总第18期)[C];2010年
2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雍君;《金锁记》离京剧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虞金星;《金锁记》由舍而得[N];人民日报;2011年
3 崔伟;京剧《金锁记》的审美价值与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记者 马进;“文学京剧”为何受年轻观众追捧[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杨雪;交流,以古典诠释现代[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晓强 林侃 余潇;将京剧与文学拉得更近些[N];福建日报;2009年
7 荣维毅;《金锁记》的缺失[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徐馨;“混搭”容易,“创新”难[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裕;清末“曹七巧” 欲上舞台来[N];文汇报;2003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陈熙涵;“一步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N];文汇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瑾;吉迪恩·图里的规范理论视角下张爱玲《金锁记》的自译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杨笑;后殖民翻译理论视阈下张爱玲自译短篇小说《金锁记》的杂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Z,
本文编号:684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8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