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河南睢县二夹弦传承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2:18

  本文关键词:河南睢县二夹弦传承的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睢县二夹弦 剧团 传承研究


【摘要】:二夹弦是中国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河南、山东及安徽的部分地区。河南和安徽多叫“二夹弦”,山东称为“两夹弦”,有些地方也称为“大五音”或“半碗蜜”。这个剧种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弦是用四根琴弦分别夹着两束马尾进行演奏因此而得名。它的唱腔清新、活泼、优美、朴实,十分动听,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二夹弦戏曲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河南省滑县及山东荷泽等地逐渐发展成形,成熟以后流传到豫、鲁、苏、皖接壤等地区。睢县为河南省最早传入二夹弦这一剧种并且最早成立二夹弦玩会班。2005年7月睢县二夹弦被列为首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3年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繁荣的文化生活使人民大众的娱乐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二夹弦同许多地方戏种一样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现象使笔者认识到这个剧种它所传承的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它更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晶,同时展示了地方文化的本土性。笔者通过对睢县二夹弦做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考察,把传承作为研究的视角,睢县二夹弦剧团作为研究对象,对睢县二夹弦的传承方面作了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问题缘起、研究目的、意义。第二部分:概述。介绍了睢县的地理人文概况,睢县二夹弦历史沿革,艺术特点。第三部分:讲述睢县二夹弦剧团传承的实地调查及个案分析。第四部分:睢县二夹弦传承发展现状及思考。
【关键词】:睢县二夹弦 剧团 传承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绪论6-9
  • 1.1 研究问题的缘由6
  • 1.2 研究现状6-7
  • 1.3 研究方法7-8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2.睢县二夹弦概述9-19
  • 2.1 睢县地理、人文概况9
  • 2.2 睢县二夹弦的历史沿革9-10
  • 2.3 睢县二夹弦的艺术特点10-19
  • 3.睢县二夹弦的传承调查19-39
  • 3.1 睢县二夹弦剧团的实地调查19-26
  • 3.2 睢县二夹弦剧团个案调查与分析26-39
  • 4.睢县二夹弦传承发展现状及思考39-43
  • 4.1 现状39-40
  • 4.2 由现状引发的思考40-42
  • 4.3 睢县二夹弦的研究对其传承与发展的意义42-43
  • 结语43-45
  • 附录45-52
  • 参考文献52-54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后记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富春;;发挥地方戏优势 共建精神文化家园——以豫北延津县二夹弦为调研中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李慧娜;冯岚岚;;关于博爱二夹弦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王晓丹;;根植群众的艺术奇葩——延津二夹弦[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68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8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