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新昌县档案馆馆藏调腔抄本的体制、形态和价值——以调腔晚清民国抄本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8-20 09:33

  本文关键词:新昌县档案馆馆藏调腔抄本的体制、形态和价值——以调腔晚清民国抄本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调腔晚清民国抄本 调腔 抄本体制 剧本形态 价值


【摘要】:新昌县档案馆馆藏调腔晚清民国抄本属于调腔演出脚本,有着较为独特的体式、形制、科介标示和分出标写等抄本体制特征,以及曲牌名标示及存佚、唱腔符号"蚓号"及记数符号、替代符号和别字、昆腔的抄录和板眼标示、插科打诨、熟套使用、兼扮和分饰等剧本形态特征。抄本对于查考调腔剧目、补充浙东戏曲演出史料、研究民间文学及用字、保护和传承调腔等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调腔晚清民国抄本 调腔 抄本体制 剧本形态 价值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调腔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因现仅留存于浙江新昌一隅,故被称为“新昌调腔”。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只有新昌调腔剧团能演出元杂剧《北西厢》《汉宫秋》等传统折子,剧团至今保持着“不托丝竹,锣鼓助节,一人启口,众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华琴;陈丽霞;;选择调腔,我终身无悔[J];浙江档案;2014年06期

2 赵玲勤;;观反响,馈反思——从廉政戏《清官第一》谈新昌调腔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2年08期

3 叶志良;;新昌调腔的传承机制[J];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4期

4 ;挑水伯——浙江新昌调腔剧团演出[J];戏文;2007年06期

5 杨晓轩;;人生的一场大考,调腔的一次重辉[J];浙江画报;2013年09期

6 范晓宁;浙江新昌调腔研讨会在京举行[J];剧本;1991年10期

7 ;新昌调腔:中国戏曲活化石[J];浙江档案;2014年06期

8 张纯汉;新昌调腔——迷人的中国戏曲活化石[J];戏文;2001年04期

9 朱栋绮;;新昌调腔需依“旧”——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昌调腔的演出[J];剧作家;2014年04期

10 陈伟龙;;简约传统喜剧的实践——大型新昌调腔轻喜剧《挑水伯》导演阐述[J];戏文;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志慧;吴宗,

本文编号:705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05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