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先秦傩戏史料考辨——略论秦傩形态

发布时间:2017-08-21 22:31

  本文关键词:先秦傩戏史料考辨——略论秦傩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 傩戏史料 驱鬼


【摘要】:有学者认为春秋之《鲁论》"献"祭、秦代"磔狗御蛊"和"行到邦门"等几则史料,反映的是从春秋至秦时期的傩戏。笔者认真研读史料后发现:一是"献"不是"傩";二是秦代"磔狗御蛊"和"行到邦门"两则文献均为温和的祭祀巫仪,不是以武力驱赶的巫仪,至少在先秦时期不属于傩戏范畴。由春秋而秦,驱鬼形态置换了方相傩形态,并成为秦之傩戏主要形态,其原因与王朝更替和秦之暴力有关,这一形态随着秦之灭亡而消解于后世(东汉)的大傩仪之中,成为后世傩仪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先秦 傩戏史料 驱鬼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JJD850005)
【分类号】:J825;K22
【正文快照】: 先秦(按,本文指从春秋到秦这一时期),除《论语》所记“乡人傩”外,其他傩戏史料比较少见。尽管如此,学界还是进行过探究。有钱,

本文编号:715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15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