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17-08-29 04:11

  本文关键词: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赣南采茶戏 语言学 戏曲学 语言艺术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源头,她起源于民间采茶歌舞,在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了广泛流行于江西的地方戏曲。她运用赣南客家方言念唱,唱腔婉转流利,曲调丰富细腻,表演真切感人,其清新的地方风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深地感染大众,是江西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对南方诸多地方的采茶戏都有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和戏曲学的角度,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文章探讨了赣南茶戏的起源,采茶戏与茶文化的关系,然后从词语、句子和唱腔音韵入手,整理出了赣南采茶戏的方言特色、韵律节奏、语言表达特点,并进一步从整体上分析其语言风格:一、浓厚的方言口语特色,大量使用口语词和衬词,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生活化气息;二、语言表达方式上,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巧用谚语、歇后语、谜语,以增加诙谐幽默的情采,并汲取民歌小调,奠定其活泼、欢乐的语言基质;有自己独特的言语行为准则,追求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艺术效果;三、节奏和韵律方面,紧扣客家方言音韵与采茶戏曲调相协调的规律,腔句普遍押韵,表现出一种韵律美;四、在宾白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开场白、个性化的旁白和独白,这些艺术特色共同成就了其明白如话、幽默诙谐、泼辣讽刺和含蓄隽永等语言风格。总的说来,文章较全面的分析了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特点,以期为赣南采茶戏的语言创作、唱词的填写和欣赏提供一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赣南采茶戏的语言特点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 语言学 戏曲学 语言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2
  • 1.1 研究缘起6
  • 1.2 研究意义6-8
  • 1.3 研究现状8-10
  • 1.4 研究方法10-12
  • 2 赣南采茶戏概况12-20
  • 2.1 江西采茶戏概述12
  • 2.2 赣南采茶戏概述12-19
  • 2.3 赣南采茶戏的传播和影响19-20
  • 3 赣南采茶戏的语言特色20-71
  • 3.1 方言与戏曲语言20-22
  • 3.2 赣南采茶戏的方言特色22-36
  • 3.3 节奏和韵律36-43
  • 3.4 语言表达特色43-66
  • 3.5 宾白特色66-71
  • 4 赣南采茶戏的语言风格特色71-82
  • 4.1 明白如话71-73
  • 4.2 诙谐幽默73-76
  • 4.3 泼辣讽刺76-77
  • 4.4 含蓄隽永77-79
  • 4.5 真切感人79-82
  • 5 结语82-83
  • 注释83-84
  • 参考文献84-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莺;钟海林;;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7年02期

2 薛文莉;袁明;;美在民间 论赣南采茶戏的草根性[J];中国戏剧;2008年03期

3 钟俊昆;;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4 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肖若心;刘域;;赣南采茶戏走进校园的实践析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9期

6 刘洪忠;;浅谈赣南采茶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戏剧;2010年03期

7 黄庚明;;浅谈赣南采茶戏之由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05期

8 王亚菲;朱俊林;;论赣南采茶戏的创新[J];农业考古;2013年02期

9 卢致苑;张宇俊;;浅谈赣南采茶戏《wD妹子》的歌、舞、戏艺术[J];中国戏剧;2013年07期

10 万小毛;李姿丽;;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分析[J];老区建设;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春英;;浅谈赣南采茶戏的雅与俗[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赖斯清;许忠佑;;赣南采茶戏锣鼓点子在现代戏中的应用[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新;赣南采茶戏的美丽传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赣南采茶戏的传播使者[N];江西日报;2003年

3 特约记者 曾勤生 夏之明 侯其幼;档案助推赣南采茶戏“申遗”[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康诗俊;赣南采茶舞进校园[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叶青;地方戏创新的成功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锦军;一群快乐的人创作一部温暖的戏[N];江西日报;2009年

7 特派记者 张晶 郁鑫鹏;世博会江西活动周圆满落幕[N];江西日报;2010年

8 罗松;感恩和回报是她成功的秘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张秀峰 龚文瑞;当代农民的艺术吟唱[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刘锦云;《八子参军》:铁血男儿多情女[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旭;赣南民歌与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小芳;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D];暨南大学;2015年

3 谭钰婷;赣南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欧阳丽苗;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凤英;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肖康亮;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赣南采茶戏丑角动态造型数字化设计[D];南昌大学;2011年

8 许华春;赣南采茶舞蹈文化中的客、畲混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熊琨;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谢洋扬;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1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51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