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临猗地台戏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3:24

  本文关键词:临猗地台戏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台戏 吉家营村 戏剧表演 地方小戏


【摘要】:临猗地台戏又称“故事戏”,是流传于山西省临猗县吉家营村的一种传统的戏剧演出形式,演出时不在专门的舞台上,而是插旗划地为台即可表演。地台戏是依附于传统的家族祭祀,仅在吉家营一村流传,属于“家戏”的范畴,具有浓厚的家族祭祀色彩。地台戏的演出形态较为原始,人物装扮采用家族传承,演出时只以锣、鼓板、钹伴奏,不用丝弦乐器。演员演出以唱为主,有少许念白,处于戏剧的初级形态。 地台戏剧本通篇以七言诗赞体写成,有连贯的韵脚。剧目以古代历史战争为主要题材,有少量的帝王轶事和神怪故事。剧中特殊角色“打报的”,仅起传递军情和杂役的作用。与锣鼓杂戏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自成一体。地台戏所具有的特点,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所以对地台戏的研究,为我们解决戏曲史上的难题,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实物案例。 论文共分六部分,序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学术界对地台戏研究的概况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临猗地台戏存在的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从地台戏的起源和发展做了梳理,,提出地台戏处于戏剧的初级形态。第三章主要从地台戏的时间、地点、演出的程序、老艺人、伴奏的乐器、唱腔等方面阐述了地台戏演出的活动。第四章主要从剧本着手,对地台戏的剧本进行分析,概括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总结地台戏剧本的形制、人物、语言等特点。第五章主要通过地台戏与蒲剧、锣鼓杂戏的比较,主要从剧本内容、剧本形式、艺术形态、演出形态做以类比,提出地台戏具有戏剧活化石的意义。余论部分对地台戏的生存现状和保护做以总结。 通过对地台戏的调查和论述,力图较为全面地再现地台戏的真实面目,以期给学术界提供一些研究可资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地台戏 吉家营村 戏剧表演 地方小戏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序言8-10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
  • 二、 研究综述8-9
  • 三、 方法与创新9-10
  • 第一章 临猗地台戏存在的生态环境10-16
  • 第一节 临猗县概况10-12
  • 第二节 吉家营村概况12-16
  • 第二章 临猗地台戏的起源与发展16-24
  • 第一节 地台戏的起源16-20
  • 第二节 地台戏的发展20-24
  • 第三章 临猗地台戏的演出活动24-40
  • 第一节 地台戏演出的时间和地点24-25
  • 第二节 地台戏演出的程序25-29
  • 第三节 地台戏的艺人及其传承29-33
  • 第四节 地台戏的伴奏乐器和锣鼓乐谱33-38
  • 第五节 地台戏的唱腔38-40
  • 第四章 地台戏的剧本及其思想内容40-60
  • 第一节 存本情况40-47
  • 第二节 地台戏剧目中的思想内容47-53
  • 第三节 剧本的形制特点和人物形象、语言53-60
  • 第五章 临猗地台戏与蒲剧锣鼓杂戏的比较60-70
  • 第一节 地台戏与蒲剧的比较60-64
  • 第二节 地台戏与锣鼓杂戏的比较64-70
  • 余论 临猗地台戏的生存现状与保护70-74
  • 致谢74-76
  • 参考文献76-78
  • 附录一 地台戏古抄本选例78-87
  • 附录二 《合族施银碑记》碑文87-8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鸣;徐士及其《地球面貌》[J];中国地质;1985年10期

2 姜成昭;劳秦汉;杨盛祥;廖世洁;廖奇才;王西康;周风全;王文奎;刘毕新;黄瑞阶;李廷纲;毕振东;刘日民;褚福君;李旭;杨家鼎;马俊华;齐周梦;刘士文;何汉翊;;咏史怀古[J];诗词月刊;2010年03期

3 徐韶宏;我爱我家[J];中国新时代;2002年06期

4 于宗信 ,林父 ,郭颂;隔海飞来一支歌[J];北方音乐;1984年05期

5 黄利君;罗昊;;船屋[J];中华手工;2009年09期

6 韩雪;王华;;做只小鸟[J];儿童音乐;2011年09期

7 刘瑞珍;;声电太浦河——太浦河战地广播电台追记[J];新闻记者;1992年02期

8 王宗林 ,文海;没妈的孩子也是宝——台胞张荣华定居祖国大陆八年茁壮成长[J];两岸关系;1999年07期

9 雷平阳;;酒吧辞典[J];大家;2001年03期

10 周朗;;土地搬家(川剧小品)[J];四川戏剧;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张国民;;地台与区域地震活动和区域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刘家铎;张成江;阳正熙;刘显凡;李佑国;吴德超;;扬子地台西南缘裂谷叠加作用及其对成矿的制约[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朱夏;;追悼季骅先生[A];丰功伟识 永垂千秋——纪念谢家荣诞辰110周年[C];2008年

4 阚荣举;林中洋;;云南地壳上地幔构造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5 金松桥;张国维;李祯熙;姜耀俭;;祁吕贺兰山字型模拟及应力场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4)[C];1983年

6 陈炳蔚;;试论喜马拉雅大地构造之发展[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7 周民都;张元生;李清河;范兵;;天水地震区地壳Q值结构[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滕吉文;张中杰;;渤海湾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潜在地幔热柱的特异构造背景[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宋仲和;安昌强;张丽娟;仇志荣;;中国大陆和大陆架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10 方晓思;邢裕盛;;云南昆明—禄劝地区奥陶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阳;家有地台[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顾泳潮;地台使房间充满生机[N];中国商报;2000年

3 郝演苏;酒后驾车肇事 内地台湾保险处理各不同[N];中国保险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刘鲁燕;小打小闹闯出“塑料王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投资内地台企亟待产业升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广播爱好者创作;初识德生HAM-2000收讯机[N];电子资讯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张宁;陇州社火寻找传人[N];宝鸡日报;2007年

8 ;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N];陕西日报;2006年

9 记者 宋梦溪;泉州利用台资取得突破性进展[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10 灵溢;九招让小户型变大[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隽;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莉;“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晓瑞;临猗地台戏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袁婷;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金刚石生长过程的差异性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3 王欣;川道型小城镇更新中适宜的居住模式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曾科;长昆客运专线黔西段复杂岩溶隧道地下水系统Modflow建模实践[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红岩;影响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构造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黄波;贵州省南部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苏增建;浙江省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吴长富;滇西北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定量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9 赵勇;安徽月山矿田水—岩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10 邓小文;山西省临猗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53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53518.html

上一篇:“上剧  
下一篇:论WWE摔角文化的低碳表演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