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国家级“非遗”亳州二夹弦戏曲音乐的唱腔形式与结构体系

发布时间:2017-08-30 18:12

  本文关键词:论国家级“非遗”亳州二夹弦戏曲音乐的唱腔形式与结构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亳州 二夹弦 唱腔 形式 结构


【摘要】:国家级"非遗"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有着灵活多变唱腔形式、独特的唱腔结构与丰富的唱腔体系,深受亳州当地百姓青睐。亳州二夹弦灵活借鉴了山东二夹弦委婉抒情的旋律色彩,同时也吸纳了河南二夹弦明快高亢的节奏特点,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民族艺术风格。
【作者单位】: 亳州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亳州 二夹弦 唱腔 形式 结构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亳州地方戏曲音乐研究”(SK2014A318)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国家级“非遗”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有着独特的唱腔形式与唱腔结构,在唱腔形式上有独唱、对唱、帮腔等,在唱腔结构上也有着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丰富的唱腔体系,形成了鲜明独的地方民族艺术风格。 一、灵活的唱腔形式 从戏曲唱腔形式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豫之瑰宝 传承在即——当代河南二夹弦现状调查报告[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2 王晓丹;;根植群众的艺术奇葩——延津二夹弦[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卢巍;二夹弦,在逆境中重生——访开封二夹弦实验剧团团长田爱云[J];中国戏剧;2004年11期

4 潘龙华;;二夹弦现状分析与保护发展建议[J];四川戏剧;2008年02期

5 吴丽;;安徽亳州二夹弦的沿革与发展[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6 洪仁国;陈永红;;如何拯救“亳州二夹弦”[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吴亚娟;;对二夹弦和儿童音乐剧结合的初步构想[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8 张富春;;发挥地方戏优势 共建精神文化家园——以豫北延津县二夹弦为调研中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9 李慧娜;冯岚岚;;关于博爱二夹弦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林静静;;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夹弦的保护意义[J];音乐大观;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巫西群 李俊;百年沧桑二夹弦[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百年沧桑二夹弦 滑县唯一的剧团还在支撑[N];中国特产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叶森;借力菊花文化节 传承中国“好声音”[N];开封日报;2012年

4 郭光宇;漂泊在乡间的戏班子[N];中国文化报;2004年

5 余英茂;“最后一块阵地”上的困顿与坚守[N];郑州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静静;从二夹弦兴衰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D];河南大学;2009年

2 高飞胜;开封二夹弦的考察研究及其未来思考[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3 毛翠;开封二夹弦传统剧目文本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罗九红;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吴佳文;音乐传承的时代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王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亳州二夹弦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0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60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