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黄梅戏溯源新论

发布时间:2017-09-05 14:21

  本文关键词:黄梅戏溯源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戏曲唱腔 湖北黄梅 民间戏曲 安庆地区 丁永泉 民歌小调 寻阳县 地方戏曲 青阳腔 石牌镇


【摘要】:正黄梅戏俗称"黄梅调",是一种融入了地域语言及思维的民间戏曲形态,在其长达百年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因为从未得到过封建士大夫及文人墨客的认可,而无缘拓印于历史的正史典籍之上,所以关于它的源起问题一直颇有争议。经历了多年的唇枪讨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波之后。两种主要说法仍颇有争议,一种是源于湖北黄梅县的"因地说",另一种则是源于安徽安庆地区的"因时说",而这其中的"地"与"时",又恰是研究戏曲唱腔源流
【作者单位】: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戏曲唱腔;湖北黄梅;民间戏曲;安庆地区;丁永泉;民歌小调;寻阳县;地方戏曲;青阳腔;石牌镇;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黄梅戏俗称“黄梅调”,是一种融入了地域语言及思维的民间戏曲形态,在其长达百年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因为从未得到过封建士大夫及文人墨客的认可,而无缘拓印于历史的正史典籍之上,所以关于它的源起问题一直颇有争议。经历了多年的唇枪讨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波之后。两种主要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丹;;福建民间美术开发及与设计教育的融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胜选;;豫北滑县木版年画艺术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胡小兵;;安徽民间美术资源及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4 葛田田;刘青;;淮河柳编艺术初探[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郭小强;;民间吉祥文字的创作[J];包装工程;2010年20期

7 戚序;赵云雪;;解析梁平竹帘包装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8 陈民新;;风车的形制与审美文化研究[J];包装世界;2010年03期

9 苏楷晨;陈佩琳;;浅析民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年04期

10 邱波;陈丽霞;;江西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艺术素材在创意教育中的价值[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旭东;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5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佳;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D];云南大学;2011年

7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程艳萍;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连志;内丘纸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素娟;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小明;湟中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蝶;关于“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探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周丽静;南通地区民间传统色织土布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钱芳;云南瓦猫的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飞鸿;彝汉吉祥图案表现手法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白寒枝;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民歌与戏曲唱腔的关系辨析[J];四川戏剧;2006年03期

2 彭涓;戏曲唱腔中的拖腔[J];四川戏剧;1999年05期

3 伍银莲;戏曲唱腔中气息的巧用[J];福建艺术;2004年02期

4 白欢龙;戏曲唱腔设计-被忽视的作曲群体[J];戏曲艺术;2005年01期

5 王在畅;;戏曲唱腔的创新与发展浅议[J];四川戏剧;2006年03期

6 段红霞;;戏曲唱腔演唱的创新[J];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7 俞淑华;;中国戏曲唱腔音乐的四种型制[J];艺术百家;2011年02期

8 阎可行;戏曲唱腔音乐的特殊性[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张蒙;;从三部“红色歌剧”探索戏曲唱腔的演化[J];大舞台;2014年01期

10 孟芙蓉;;浅析戏曲唱腔艺术[J];剧影月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人元;;优秀戏曲唱腔的五个标准[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李珍;浅谈戏曲唱腔的写意化[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戏曲理论家、江苏省剧协主席 汪人元;优秀戏曲唱腔的“新”与“高”[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秦书瑞(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戏剧研究创作室);论晋剧演唱中的“声”“情”“美”“永”[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798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98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