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王皮戏”传承及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7 10:43
本文关键词:山东“王皮戏”传承及发展思考
【摘要】:在国家支持地方戏曲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王皮戏作为山东县域文化的一个小戏种,生存及发展处境岌岌可危。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史料等方法,本文梳理出王皮戏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勾画出王皮戏的基本传承路径:由平阴传向肥城、东阿、茌平及冠县。提出王皮戏的保护发展策略:王皮戏艺术与齐鲁县域经济融合;王皮戏文化与艺术实践基地融合;王皮戏文化的戏种同盟与旅游同盟协同发展。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王皮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内涵及表演水平,也为政府扶持地方戏曲艺术发展提供第一手材料。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王皮戏 传承路径 县域经济 协同发展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盛唐诗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5CWYJ33)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王皮戏表演特色及其植入教学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150609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王皮戏”又称“王皮调”和“土独剧”,是流行于山东省平阴县、东阿县、冠县、肥城市、茌平县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代表剧目是《十八大姐斗王皮》,故称为“王皮戏”,先后被评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探寻王皮戏的传承途径和方式,寻找王皮戏外的文化之根,保护王皮戏这,
本文编号:809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0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