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晋剧团调查
发布时间:2017-09-08 00:06
本文关键词:晋中市晋剧团调查
【摘要】: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各种现代的娱乐方式迅速涌现,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不断改变,戏曲已经风光不再,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盟主的地位,亦不复存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剧种正在走向衰微,一些剧团已是名存实亡。 晋剧是山西最大、影响最广的剧种。晋中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所造就的民俗风情,对晋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商路即戏路,晋剧的形成、繁荣和发展与晋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地方小剧种、当地民众的民俗信仰和民俗活动亦为晋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晋中市晋剧团,创建于1953年,经过初建时的辉煌、文革中的混乱停滞、改革开放之后的恢复、繁荣阶段,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成立六十年来,成绩卓越,曾三次进京演出,并荣幸地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演出,也曾为22个国家的大使演出专场,多次受到国务院文化部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先后荣获“梅花奖”、“杏花奖”、“二度杏花奖”、“白玉兰奖”、“红梅之星”、“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奖项和荣誉;创作编排了许多优秀剧目,如:《双官诰》、《下河东》、《三关明月》、《大唐女人》、《褒尚论道》等,涌现出了程玉英、王万梅、王珍如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艺术流派,誉冠三晋、独领风骚。一个剧团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与其科学的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在这两方面,晋剧团给其它戏曲表演团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随着多元化的娱乐方式的涌现,晋剧团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演出市场疲软,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生存艰难,种种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本论文将之置入当前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探讨分析剧团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先是经费紧张,制约了剧团的发展;其次,文化多元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晋剧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最后,各式原因导致艺术人才匮乏。这三方面原因导致了国营戏曲表演艺术团体普遍不景气的现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四点建议及措施:一是加强戏曲教育,打造精品剧目,扩大演出市场;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三是加大经费投入,转变投入方式;四是晋剧艺术要“与时俱进”。衷心地希望借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契机,使包括晋中晋剧团在内的众多戏曲表演艺术团体摆脱生存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晋剧 晋中市晋剧团 生存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9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前言11-13
- 2 晋剧院的建立和发展13-22
- 2.1 晋剧在晋中的生存环境13-16
- 2.2 剧团的建立及六十年的发展历程16-22
- 2.2.1 剧团的前身与初建时的辉煌(1953 年----1965 年)16-18
- 2.2.2 文革期间的混乱停滞(1966 年----1976 年)18
- 2.2.3 改革开放之后的恢复、繁荣及其危机(1977---至今)18-22
- 3 剧团的演出22-31
- 3.1 剧团的演出类型22-25
- 3.1.1 下乡与集市庙会演出22-23
- 3.1.2 公益性演出23-24
- 3.1.3 赛事演出24-25
- 3.2 演出剧目25
- 3.3 演出获奖情况25-29
- 3.4 剧团实地演出调查29-31
- 4 精品剧目和著名演员31-43
- 4.1 精品剧目31-37
- 4.1.1 传统剧目31-32
- 4.1.2 移植改编剧目32-34
- 4.1.3 自创剧目34-37
- 4.2 著名演员37-43
- 4.2.1 程玉英37-39
- 4.2.2 王万梅39-40
- 4.2.3 王珍如40-43
- 5 剧团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43-47
- 5.1 剧院的管理体制43
- 5.2 人才队伍建设43-47
- 5.2.1 学员制43-44
- 5.2.2 以人创戏、以戏育人44
- 5.2.3 抓参赛契机、育尖子人才44
- 5.2.4 拜名师学艺、注重传承、鼓励深造44-47
- 6 文化体制改革下剧团的发展前景47-59
- 6.1 制约剧团发展的原因探析47-51
- 6.1.1 经费紧张,制约发展47
- 6.1.2 传统晋剧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47-49
- 6.1.3 各式原因导致艺术人才匮乏49-51
- 6.2 保护和发展晋剧的建议及措施51-59
- 6.2.1 加强戏曲教育,打造精品剧目,扩大演出市场51-53
- 6.2.2 加强人才培养53-55
- 6.2.3 加大经费投入,转变投入方式55-56
- 6.2.4 晋剧艺术要“与时俱进”56-59
- 结语59-61
- 致谢61-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65-71
- 附录 A:晋中市晋剧团演职人员一览表65-67
- 附录 B:部分剧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请示及汇报材料67-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丹娜;中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市场化局限与政府介入[J];江汉论坛;2003年05期
2 徐岩;;关注戏曲教育 促进戏曲繁荣[J];戏剧丛刊;2010年02期
3 殷末之;;普及学校戏曲教育初探[J];戏剧丛刊;2010年02期
4 张燕丽;;试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山西四大梆子剧团的生存现状与改革思路探讨[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魏明伦;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J];中国戏剧;2002年12期
6 曲润海;从台上台后看中国当代戏剧之艰难[J];中国戏剧;2003年03期
7 曲润海;曲志燕;;从山西41个戏曲剧团生存状况看地方戏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J];中国戏剧;2009年12期
8 王春燕;;艺术表演团体的尴尬破冰路[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钱慧;让戏曲走近中学生——从一份问卷调查说起[J];艺术百家;2004年02期
10 管若松;万紫千红春满园——论科学发展观与地方剧种的保护[J];艺术百家;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0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1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