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净行行当分工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8:27
本文关键词:京剧净行行当分工流变研究
【摘要】:京剧的脚色行当在对昆、徽、汉、梆诸部行当加以整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新格局。而刚刚形成的京剧各行当亦未停歇其继续演进发展的步伐。其中,净行一行通过对昆、乱诸剧种净行行当的重新调配,,逐渐形成了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的行当分工格局。这一行当格局成为之后京剧花脸行分工的定例而承袭至今。随着行当分工格局的确立,净行伶人的就行应工也随之发生变化:早期的花脸行伶人一般都能够艺兼文武、能唱会做,甚至还要兼演净行本工以外其他行当的剧目或梆子剧目,即所谓“文武昆乱不挡”。而大致到光宣前后,随着净行形成铜锤、架子、武花脸的分工格局,净行演员中专工某一分支行当的情形开始出现。囿于伶人个人的艺术禀赋、班社制度变化、艺术流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净行演员专门演出某一行当的趋势越来越普遍。尤其建国后花脸行当中裘(盛戎)派、袁(世海)派两个艺术流派的形成,其影响更在客观上造成了净行演员应工就行的单一化。而这种转变进而又引起此一行当表演规范、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京剧 行当 分工 花脸 艺术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导论9-13
- 一、 关于脚色和行当9-11
- 二、 京剧净行行当的分工类型11-13
- 第一章、 京剧形成前昆乱诸部净行行当的发展13-18
- 第一节 、晋京徽班行当的发展情形13-14
- 第二节 、昆净的分工14-15
- 第三节 、汉剧净行行当的分工15-18
- 第二章 、京剧净行行当的分工流变18-29
- 第一节 、早期京剧净行行当的发展18-21
- 一、 《都门纪略》中之净行史料18-20
- 二、 京剧形成初期的清宫净行演剧20-21
- 第二节 、京剧成熟时期的净行发展21-23
- 第三节 、民国时代的净行演变23-26
- 一、 铜锤、架子花脸行当的成熟23-24
- 二、 花脸三杰时代24-26
- 第四节 、裘盛戎、袁世海所导致的行当分野26-29
- 第三章 、净行行当分工所产生的影响29-40
- 第一节 、铜锤花脸唱腔风格的演变29-36
- 一、 以何桂山为代表的早期铜锤演唱风格29-30
- 二、 气势向韵味的初变30-32
- 三、 裘盛戎的巨变32-34
- 四、 变质的味道34-36
- 第二节 、对“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考证36-38
- 第三节 、武净的衰落38-40
- 余论40-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长荣;;艺无坦途——尚长荣谈艺录[J];戏曲研究;2009年01期
2 尚长荣;;艺无坦途——尚长荣谈艺录[J];戏曲研究;2009年02期
3 王家熙;;关于“裘派传承”的再思考[J];上海艺术家;2013年02期
4 元鹏飞;;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J];文艺研究;2011年11期
5 翁偶虹;郝寿臣先生的表演艺术[J];戏剧报;1962年01期
6 傅谨;国剧的脚色、行当与人物[J];戏剧艺术;2000年03期
7 张伟品;;风格与宗派——京剧表演流派属性批判[J];戏曲艺术;2011年04期
8 黄克保;论“行当”[J];艺术百家;1989年03期
9 黄克保;论“行当”(续)[J];艺术百家;1989年04期
10 张伟品;;本土传统的失落、冷落与没落——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J];中国京剧;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886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8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