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
本文关键词: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
【摘要】: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也是话剧中的经典。台湾1986年首次公演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新版《暗恋桃花源》于2010年再度演出,将现代与传统戏曲越剧相结合,产生了"赖氏话剧",国内话剧市场本来的萧条状况被打破。本文拟从戏剧矛盾冲突复杂、"间离效果"的后现代特征、戏剧语言的"留白"等几个方面探究《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希望能够阐发当代舞台艺术的魅力。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话剧 《暗恋桃花源》 艺术性
【分类号】:J824
【正文快照】: 《暗恋桃花源》让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暗恋》和《桃花源》由于剧场管理员的安排错误而“撞车”在一起,在舞台上争夺排练场地与机会的故事。由赖声川导演,于1986年台湾公演,当时即十分轰动。时隔将近三十年,国内外始终有城市在出演,热度不减,因此被称赞为“华语剧坛之翘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君;;论话剧《暗恋桃花源》中的多种艺术借鉴[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9期
2 ;二十年:海峡两岸一起《暗恋桃花源》[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41期
3 王宝丽;;关于忘却——观《暗恋桃花源》有感[J];成才之路;2010年07期
4 崔莉;;论《暗恋桃花源》中“间离”的运用[J];戏剧文学;2002年03期
5 窦小忱;;从《暗恋桃花源》看电影与戏剧在结构上的融合[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梁凤莲;;隐喻反讽 嬉笑调侃——解读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张力及其双面性[J];广东艺术;2008年06期
7 杨蓓蓓;;浅析当代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狂欢化诗学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李牧雨;;重叠中的意义探寻——《暗恋桃花源》的题旨与表现形态[J];四川戏剧;2008年03期
9 梁凤莲;;隐喻反讽 嬉笑调侃——解读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张力及其双面性[J];南国红豆;2008年04期
10 欧阳进东;;解读《暗恋桃花源》的结构特色和象征意义[J];艺苑;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宗玉;单薄了的《暗恋桃花源》[N];文艺报;2007年
2 王晓璐 山西大学文学院;《暗恋桃花源》独特魅力分析[N];科学导报;2014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肖悦;越剧版《暗恋桃花源》演绎创新盛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4 陶子 戏剧评论者 赖声川 台湾戏剧导演;咫尺片场里的家国之远[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张裕;申城话剧市场“低开高走”[N];文汇报;2007年
6 鲁肖荷;如梦之梦,,看见自己[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左岸;明星扎堆演话剧 娱乐有余艺术不足[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贾志刚;一锅乱炖 风味诱人[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胡野秋;深圳能结束话剧的“冬眠期”吗?[N];深圳商报;2007年
10 贾薇;话剧携都市时尚走入娱乐新时代[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健;再论《暗恋桃花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艾gU;《暗恋桃花源》的互文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895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9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