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稀见剧种砀山四平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8:33

  本文关键词:稀见剧种砀山四平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砀山四平调 现状 保护政策


【摘要】: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较为稀有的地方剧种,由曾经流行于砀山境内的花鼓戏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影响范围较大,具有很强的说唱性与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从探究四平调源头入手,论述了四平调的发展现状,传承途径,最后对它的发展与传承提出一些列的措施。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砀山四平调 现状 保护政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12YJC760083)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清末民初期,砀山周寨镇邹家班领班邹玉振和砀山境内的燕家班燕玉成、庞士英,王家班王世君、许若海等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花鼓剧团。到山东菏泽、河南商丘、安徽亳州等地巡回演出。1928年,邹家班在江苏戏园演出时,首次废除花鼓的歌舞形式,丢弃了传统花鼓装扮,穿上当时流行戏剧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豫立;;四平调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2年05期

2 刘效法;;范县大地瓜(四平调)[J];前哨;1958年12期

3 郭琳;;中原大地的奇葩——四平调[J];大舞台;2012年07期

4 刘艳颖;;“四平调”的起源[J];剧作家;2008年05期

5 张琦若;;口述史中的四平调——江苏丰县四平调调查研究[J];剧影月报;2011年03期

6 王敏;;豫东四平调剧种声腔板式及音乐演变[J];艺术教育;2006年08期

7 蔡霞;;谈民间艺术之四平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8 孙静;;谈本土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以江苏省丰县四平调音乐的传承发展为例[J];艺术教育;2009年06期

9 范敏茹;王玉忠;;浅谈四平调伴奏乐器的改良与发展[J];才智;2011年15期

10 吴茜;;我爱京剧音乐的“西皮”与“四平调”[J];大众文艺;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左丽慧;又闻四平调[N];郑州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裴存刚;金乡又闻四平调[N];济宁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正阳 实习生 张庆娟;四平调:稀有剧种的生死之搏[N];商丘日报;2012年

4 记者 彭延春;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积极服务地方建设[N];四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崔申义;邹爱琴拜金荣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N];商丘日报;2008年

6 尚提暄;稀有剧种“四平调”重获新生[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通讯员 袁广义 李宝;乡村文化“味”更浓[N];菏泽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平;商丘十三家国有文艺院团率先完成改革[N];河南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李娜;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办成精品[N];四平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丽;金乡四平调剧本的审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静;江苏丰县四平调音乐传承的文化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周蕊;山东金乡县四平调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王豫立;文化变迁视野下的商丘四平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帅;砀山四平调的演唱风格及唱腔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7 李莉;四平调唱腔音乐与演唱风格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8 于露;历史背景下的地方小剧种[D];河南大学;2011年

9 汪文娟;徽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896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96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