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南陵目连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5:47

  本文关键词:南陵目连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目连戏 南陵目连戏 文化语境 民间文艺


【摘要】:南陵目连戏是流行于南陵当地(尤其是许镇太丰和弋江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宗教戏,主要以搬演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小故事。目连戏传入南陵后不断融合南陵当地的文化而逐渐本土化,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传达出人们的想法和期许,透视出当地人的生活面貌,曾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连戏也因此遭遇寒冬,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尽管如此,南陵目连戏仍然具有文学、戏剧学、音乐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目连戏源流及主要流派,分析了南陵目连戏的发生及价值地位;第二章从生产方式和文化心理层面分析南陵目连戏生发的文化语境;第三章分析了南陵目连戏在当下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的文化风貌;第四章分析了南陵目连戏面临的困境并对其未来发展提供设想。附录是南陵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珍贵的南陵目连戏部分资料包括南陵目连戏演出图片、艺人、戏班等以及笔者田野调查的材料和整理的各地目连戏的目录。本文从南陵当地的文化语境出发,对其生发的原因,文化背景做深入探究,从南陵目连戏的文本、语言、声腔特点和表演中探究南陵目连戏中体现出来的当地文化风貌,了解当地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面貌,并针对当下的问题提出建议,试图重构未来可行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目连戏 南陵目连戏 文化语境 民间文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9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现状9-17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意义17-19
  • 第一章 南陵目连戏概况19-33
  • 第一节 目连戏生发及主要派别19-25
  • 第二节 南陵目连戏的发生25-29
  • 第三节 南陵目连戏的地位与价值29-33
  • 第二章 南陵目连戏生发的地方文化语境33-41
  • 第一节 稻作农耕为主的生存方式33-36
  • 第二节 历史悠久的吴楚文化价值观念36-39
  • 第三节 根深蒂固的民众精神信仰39-41
  • 第三章 南陵目连戏在当地语境下的文化风貌41-63
  • 第一节 原始情感与生活相在方言唱词中的呈现41-47
  • 第二节 平民意识在文本内容中的渗透47-55
  • 第三节 平民审美趣味在音乐声腔中的映射55-58
  • 第四节 民众精神心理在表演仪式中的观照58-63
  • 第四章 南陵目连戏的发展困境及空间重构63-70
  • 第一节 南陵目连戏的发展困境63-66
  • 第二节 南陵目连戏的生存空间重构66-70
  • 结语70-73
  • 附录73-119
  • 参考文献119-124
  • 后记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犁;(三)落地生花说目连[J];红岩春秋;2003年01期

2 甘犁;落地生花说目连(五)[J];红岩春秋;2003年03期

3 王馗;;20世纪目连戏研究简评[J];戏曲研究;2004年01期

4 徐敬业;郑之珍与“目连戏”[J];江淮文史;2004年06期

5 王星明;;徽州目连戏的形成及文化释读[J];戏曲研究;2006年03期

6 徐明;冯彩莉;;觅捡散落的“珍珠”——青海目连戏抢救、保护管见[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桑德;;青海目连戏音乐浅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李和平;;目连戏的现实性[J];艺海;2006年04期

9 易宣;;久违了!目连戏[J];艺海;2006年06期

10 文忆萱;;三湘目连文化(一)[J];艺海;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云;;京剧目连戏研究[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胡天成;;中国仪式戏剧的形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连台本戏得失谈[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4 段明;;巴渝民俗戏剧[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祯;;目连与小说《西游记》之孙悟空[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正茂;目连戏复活记[N];黄山日报;2006年

2 储正茂;传承目连戏,有功[N];黄山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冻凤秋邋胡巨成;两位老人的目连戏[N];河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吴江海;徽州目连戏传承创新焕生机[N];安徽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徐建;目连戏 幽谷散芬芳[N];安徽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祁门目连戏期待保护[N];江淮时报;2013年

7 洪锋吴晶;目连戏:中国最古老的戏曲[N];安徽日报;2003年

8 陈昌奉 陈浩河 顾圣红;目连古戏的守望者[N];黄山日报;2008年

9 何孟春 陈浩河;让民间文化发扬光大[N];黄山日报;2008年

10 思丁;娱鬼娱人的“戏娘”[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珠峰;戏曲楹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昀;皖南目连戏音乐记忆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2 柳林;徽州目连戏调查及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向荫耀;辰河目连戏之探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段婷婷;人类学视域下川剧目连戏仪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罗皓月;敦煌文献中的目连变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芳君;江西地域文化中的目连戏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高欢;南陵目连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隽;皖南目连戏及其声腔曲牌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喜珊;莆仙目连戏与道教渊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吕珍珍;河南目连戏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1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01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