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鼓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21:17
本文关键词:胶东大鼓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摘要】:胶东大鼓又称“盲人调”或“瞎调”,是流行于胶东半岛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迄今有25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它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即是流行在何地则称为何地大鼓,例如在蓬莱就叫“蓬莱大鼓”、在栖霞就叫“栖霞大鼓”等,直到1949年,著名大鼓演员梁前光进入青岛演唱后,当地工作者根据大鼓的曲调、唱腔、演出形式等艺术特点及它的流行的地域将其定名为“胶东大鼓”。胶东大鼓作为胶东地区独特的曲艺形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胶东地区的曲艺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本文以胶东大鼓的传承和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从胶东大鼓生存的地方环境、人文文化进行调研,通过田野工作,从胶东大鼓的历史背景、音乐形式、演出形式等方面,对胶东大鼓这一曲艺形式进行全面的概述。作者通过多次的田野工作,记录了胶东大鼓的历史背景、本体音乐形式以及生存现状,并首次对胶东大鼓这一曲种进行记录和整理,有助于胶东大鼓的传承和保护研究。
【关键词】:胶东大鼓 音乐形式 传承 保护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2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6-7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7-10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10-12
- 第一章 胶东大鼓的形成和发展12-26
- 第一节 胶东大鼓的起源12-19
- 一、胶东大鼓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文化12-14
- 二、“盲人调”的产生与发展14-15
- 三、“梁派”大鼓兴起15-19
- 第二节 胶东大鼓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特点19-23
- 一、“南路”大鼓19-21
- 二、“北路”大鼓21-22
- 三、“东路”大鼓22-23
- 第三节 胶东大鼓与地方音乐曲种的关系23-26
- 一、早期“盲人调”与地方曲种23
- 二、胶东大鼓对地方曲种的吸收和借鉴23-26
- 第二章 胶东大鼓的唱腔与曲目26-47
- 第一节 胶东大鼓的唱腔26-35
- 一、胶东大鼓的主要唱腔26-34
- 二、胶东大鼓的唱腔音乐特点34-35
- 第二节 胶东大鼓的曲式结构形式35-47
- 一、大套36-40
- 二、小套40-41
- 三、伴奏和过门41-47
- 第三章 胶东大鼓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47-64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胶东大鼓——以青岛市歌舞剧院曲艺团为个案47-56
- 第二节 胶东大鼓的传承人现状56-59
- 一、政治经济背景56-57
- 二、传承人的生存现状57-59
- 第三节 胶东大鼓的价值与发展对策59-63
- 一、胶东大鼓的价值59-60
- 二、胶东大鼓的发展对策分析60-63
-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69
- 附录69-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童丽娜;;从流行音乐的发展看东北大鼓的保护[J];北方音乐;2010年07期
3 付宗熹;;浅析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2期
4 雅婧;;企愿梨花再度开——我与山东大鼓[J];春秋;1994年01期
5 任宝祯;;梨花大鼓在济南[J];春秋;2009年02期
6 安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当代戏剧;2006年05期
7 施榆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金鑫;;下江派东北大鼓保护及传承策略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石睿;;浅谈乐亭大鼓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10 钱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J];国际学术动态;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华;[N];青岛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雁;论梨花大鼓及其艺术特色[D];河北大学;2009年
2 毛海英;东北大鼓传承之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7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0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