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风格创新与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7 22:29
本文关键词: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风格创新与演唱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歌剧 小剧场歌剧 再别康桥 风格创新 演唱分析
【摘要】:歌剧《再别康桥》是我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它以形式上的简洁、轻便、精巧以及很少的演员表演、很小的财力投入使这部小剧场歌剧呈现出与以往歌剧“大制作、大场面”有所不同的一种崭新的面貌,,并且为广大歌剧爱好者所接受,它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精髓也让一度沉寂的歌剧界掀起一股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从它的创作风格和主要唱段的演唱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挖掘其在创作时采用的新思维、新形势以及取得的好的视听效果,以期与以往传统歌剧形成对比,并将其创作精髓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融合,创造出更符合广大人民喜好,更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新的歌剧。
【关键词】:歌剧 小剧场歌剧 再别康桥 风格创新 演唱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7.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8-11
- 第一章 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11-21
- 第一节 中国歌剧的发展简述11-16
- 一、中国歌剧的萌芽期11
- 二、中国歌剧的探索发展期11-13
- 三、中国歌剧的里程碑13
- 四、中国歌剧的繁荣期13-15
- 五、中国歌剧从荒芜、复苏走向多元(1966—2000)15-16
- 第二节 小剧场歌剧的特点16-18
- 第三节 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与剧情介绍18-21
- 一、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18-19
- 二、歌剧《再别康桥》的剧情介绍19-21
- 第二章 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风格创新21-33
- 第一节 创作题材与创作手法的创新21-25
- 一、创作题材的创新21-23
- 二、创作手法的创新23-25
- 第二节 舞台布置与时空交错的大胆尝试25-31
- 一、舞台布置26
- 二、时空交错的大胆尝试26-31
- 第三节 配乐形式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31-33
- 第三章 剧中主要唱段的演唱分析33-57
- 第一节 歌剧唱段《再别康桥》的演唱分析33-39
- 一、歌剧唱段《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33-34
- 二、歌剧唱段《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34-35
- 三、歌剧唱段《再别康桥》的具体处理35-39
- 第二节 歌剧唱段《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演唱分析39-46
- 一、歌剧唱段《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发生的故事背景39-40
- 二、歌剧唱段《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音乐创作40-41
- 三、歌剧唱段《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具体处理41-46
- 第三节 歌剧唱段《一首桃花》的演唱分析46-57
- 一、歌剧唱段《一首桃花》的创作背景46-47
- 二、歌剧唱段《一首桃花》的音乐创作47-48
- 三、歌剧唱段《一首桃花》的具体处理48-57
- 结语: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对中国当代歌剧发展的启示57-59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59-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祖德;;形式、意蕴与音乐性——《再别康桥》音乐性新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颖薇;;浅览中国歌剧发展[J];大舞台;2010年09期
3 侯少隽;;乐声中绽开诗的芬芳——《再别康桥》作谱原因诗内透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单洁;;浅析中国歌剧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5 陶珂;;中国歌剧创作中的音诗画交融现象透析——以歌剧《再别康桥》选曲《一首桃花》为例[J];北方音乐;2012年12期
6 蒋力;;《再别康桥》:进取与迷失[J];歌剧;2008年08期
7 彭志敏;探索·选择·思考——关于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杨俊平;杨家平;;中国歌剧发展历程探析[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9 马莎;;建国60年来中国歌剧的发展研究[J];南都学坛;2009年05期
10 彭小哲;;浅析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成功之处[J];名作欣赏;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932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3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