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屈原》唱段《离别之歌》演唱常见问题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7-10-03 09:06

  本文关键词:歌剧《屈原》唱段《离别之歌》演唱常见问题之我见


  更多相关文章: 唱段《离别之歌》 演唱 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摘要】:歌剧《屈原》是施光南先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其中女主角婵娟唱段《离别之歌》是女高音的主要唱段。作者在演唱《离别之歌》这一唱段时,借鉴了众多歌剧演员和参赛选手的演唱,结合自身的演唱总结经验并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作者单位】: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
【关键词】唱段《离别之歌》 演唱 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分类号】:J617.2
【正文快照】: 唱段《离别之歌》是歌剧《屈原》中婵娟重要的唱段之一,也是很多音乐会和参赛备选曲目中,常以女高音独唱的形式来演唱。笔者在学习和演唱《离别之歌》时,参考了王静、雷佳的演唱,从中吸收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在观摩一些大型赛事选手们演唱的《离别之歌》后有了颇多感受,现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厚生;日本话剧《屈原》——精彩的演出[J];人民戏剧;1981年01期

2 孙允文;歌剧《屈原》启示录[J];人民音乐;1999年04期

3 陈禅心;;《屈原》与《屈原》唱和[J];郭沫若研究;1986年00期

4 百古;“空前”与“绝唱”——《屈原》演出盛况[J];语文学刊;1990年03期

5 熊泽文,谭晓雯;论《屈原》的生命意蕴[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高音;;《屈原》——用戏剧构筑意识形态[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3期

7 任玉强;;剧中有诗——论历史剧《屈原》的诗化特征[J];四川戏剧;2006年05期

8 李苏姗;;不朽的丰碑——《屈原》漫谈[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9 孙娜;颜同林;;历史剧《屈原》新时期研究综述[J];郭沫若学刊;2011年01期

10 廖全京;;一部现代版的《国殇》——从剧本到舞台的《屈原》[J];郭沫若学刊;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禅心;;《屈原》与《屈原》唱和[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2 白杨;;缅怀郭老话《屈原》[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张田;;《屈原》简论[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4 万伯翱;;观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大戏《屈原》有感[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5 河野崎长十郎;徐迎新;;日中友好《屈原》访华公演团访问报告[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6 郭沫若;;致河野崎长十郎(一函)[A];郭沫若研究(第四辑)[C];1988年

7 河野崎长十郎;徐迎新;;日中友好《屈原》访华公演团访问报告[A];郭沫若研究(第四辑)[C];1988年

8 范秀珠;;越中文化交流中的郭沫若历史剧[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建民;郭沫若所作《屈原》袭用《李尔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何民;《屈原》首演纪念———签名本的一个奇迹[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3 记者 段菁菁;编剧何时能成“剧本”[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解晶晶;《屈原》中“可表演性”的英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阳君;郭沫若史剧《屈原》文本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燕妮;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在音乐会中的形象塑造[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4 邓勤;试论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声乐技艺[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5 曾海欧;歌剧《屈原》唱段[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6 王晓娥;歌剧《屈原》主要人物艺术形象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邱菲菲;歌剧《屈原》中唱段《离别之歌》的演唱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黄华丽;论歌剧《屈原》中的“山鬼”形象[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96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6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