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石玉昆戏曲导演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9:14

  本文关键词:石玉昆戏曲导演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玉昆 戏曲导演 创新 意识


【摘要】:石玉昆在当今戏曲界堪称是全能导演,共创作了电视剧、戏曲等作品近百部。其中戏曲作品的比重最大,迄今为止他导演过十余种地方戏作品,石玉昆导演对戏曲的流派传承、戏曲的改革创新、演出市场的开拓、文化潮流的走向等多方面问题,有着独到见解。他熟悉戏曲艺术语汇,把握戏曲美学精髓,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他导演的作品,既继承传统的程式化表演特点,又不拘于在充分发挥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人文精神和文明意识在其作品中体现,把握了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在追求现代化、戏曲化之外,将戏曲舞台更丰富化,,石玉昆导演不仅对当今中国戏曲作品的创作尤其是戏曲现代戏、传统历史剧、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卓有贡献,而且对今后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关键词】:石玉昆 戏曲导演 创新 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11
【目录】:
  • 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引言7-8
  • 第一章 石玉昆的导演历程8-10
  • 第一节 从演员到导演的蜕变8-9
  • 第二节 与导演结缘9-10
  • 第二章 石玉昆的优秀作品分析10-27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京剧的里程碑——《骆驼祥子》10-13
  • 第二节 真实人物塑造的汉剧——《王昭君》13-17
  • 第三节 文戏武演的晋剧——《傅山进京》17-23
  • 第四节 新编历史剧创作23-27
  • 一京剧独辟蹊径——《成败萧何》23-25
  • 二京剧改革之作——《洛神赋》25-27
  • 第三章 石玉昆创排新编剧目27-28
  • 第一节 传统剧目27
  • 第二节 传统剧目与新编历史剧的异同27-28
  • 第三节 石玉昆喜欢名著改编的原因28
  • 第四章 石玉昆导演的市场意识28-33
  • 第一节 京剧《青蛇传》创新意识28-30
  • 第二节 京剧《荣辱鉴》的审美意识30-31
  • 第三节 京剧《王子复仇记》——西方名剧戏曲化的文化意义31-33
  • 第五章 石玉昆导演艺术的总结33-38
  • 第一节 石玉昆的导演风格33-35
  • 一以身释义34
  • 二情理技趣34
  • 三折子戏专场34-35
  • 第二节 石玉昆的艺术成就35-36
  • 第三节 石玉昆在戏曲史上应具有的地位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
  • 参考文章39-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俊红;从创作功用观透视戏曲形式的发生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宁宗一;戏曲艺术:不断地探寻新形式——戏剧反思录之二[J];南开学报;2001年06期

3 潘秀琴;戏曲形式:和谐统一的艺术系统[J];艺术百家;2002年04期

4 孙霞;;二十世纪戏曲选本研究概述[J];戏曲艺术;2006年02期

5 宋捷;万红;;在戏曲发展的困境中培养新生代导演[J];上海戏剧;2006年09期

6 张慕春;;庙堂前的戏曲藏戏[J];音乐生活;2007年07期

7 傅学敏;;论20世纪初中国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形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4期

8 郭源林;;在虚拟与真实之间[J];艺苑;2008年12期

9 汪余礼;;戏曲现象学刍议[J];齐鲁艺苑;2008年04期

10 邵雯艳;;戏曲电视剧的迷惘[J];中国电视;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艳春;;二十一世纪戏曲生态形式[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周象耕;;轻歌曼舞展新姿——戏曲歌舞之我见[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3 陈国钦;;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审美精神的契合(摘要)——试论古典名著的戏曲改编与电视剧改编[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朱恒夫;;论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方略[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5 王雨萌;;民歌戏曲与汉语国际推广[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发;“戏曲三元”与电视“突围”[N];文汇报;2003年

2 徐涟;戏曲动漫:能否为中国原创挖出一座富矿?[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徐涟;用时尚动漫“传承”经典戏曲[N];工人日报;2007年

4 郭光宇;尊重戏曲艺术多样性[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宁宗一;戏曲艺术觅取活力不断的源头[N];人民政协报;2001年

6 吴国钦 中山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明清戏曲史研究专家;遵循戏曲艺术规律 创广东戏曲著名品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长安;有关当下戏曲发展的几个观念问题[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毛小雨;戏曲应该发展创新[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杜艳;深圳:“戏聚星期六”演绎戏曲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1年

10 王小宁;动漫,或成为传播戏曲令人乐见的形式[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e,

本文编号:966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66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0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