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剧本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郑劭荣专著《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活态”剧本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郑劭荣专著《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 口头剧本 即兴演出 多学科研究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以"活态"剧本——口头剧本为研究对象,拓展传统戏剧研究领域,揭示戏曲史的口传潜流,为研究我国戏剧的发展史实及其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其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文献典籍与田野资料相互参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创新之作。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口头剧本研究》 口头剧本 即兴演出 多学科研究
【分类号】:J805-5
【正文快照】: 中国戏剧发展到清代中叶,作为剧坛翘首的昆曲日渐式微,“花部乱弹”异军突起,我国戏曲由文人戏剧进入了由演员主导、“名角称王”的地方戏时期。伴随着这一深刻的戏曲变革,传统剧目的生成方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即由关汉卿、汤显祖意义上的戏剧文学创作转变为艺人的演出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晗;黄群;;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歌剧的区别与联系[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5期
2 张慧;;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3 王正杰;论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与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朱建辉;;戏[J];三角洲;2010年02期
5 于洪燕;;中国传统戏曲中“梦”的幻象与意蕴[J];齐鲁艺苑;2006年05期
6 焦振文;;中国传统戏曲中母性形象的男权意志[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乔洁琼;;中国传统戏曲的当下传承与发展——从台湾国光剧团新剧引发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8 刘沛沛;;中国传统戏曲与教育初探[J];艺术教育;2008年01期
9 曹养元;;中国传统戏曲中复仇主题论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10 曾慧林;;一次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回归——读话剧《绝对信号》有感[J];群文天地;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振宇;;论早期“英美派”知识分子的话剧实践[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段煜第 通讯员 王丽萍 李琳 何仁军;中国传统戏曲不能盲目“变脸”[N];深圳商报;2006年
2 钟达;中国传统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丰硕[N];光明日报;2006年
3 尚山;台湾涌现传统戏曲热[N];工人日报;2000年
4 宗蹇;百年话剧 百年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5 王朝闻;丑奇奇丑[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宏松;中国传统戏曲人道主义思想探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2 严翼;浅谈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传播中的视觉图形表现[D];苏州大学;2012年
3 包睿;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与诗化精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9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8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