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重振困境中的中国话剧——访话剧史研究专家田本相

发布时间:2017-10-08 19:28

  本文关键词:重振困境中的中国话剧——访话剧史研究专家田本相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话剧 田本相 戏剧节 世纪华文 学术综述 先锋派 世界戏剧 戏剧史 北京人艺 现代戏剧


【摘要】:正今年4月,第十届华文戏剧节在香港举办,主题为"二十一世纪华文戏剧与世界舞台"。在八天的演出、研讨中,来自中国内地、台湾、澳门和香港的多个剧团奉献了连场大戏,可谓热闹非凡。如今华文戏剧节已经连办十届,成为华人戏剧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本刊对此保持了密切关注,在2016年第8期上专门刊发了第十届华文戏剧节的学术综述。由此,编辑部也想到,华文戏剧节创始人之一的田本相先生,作为此次中华戏剧大团结的重要见证人和推动
【作者单位】: 《中国文艺评论》;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中国话剧;田本相;戏剧节;世纪华文;学术综述;先锋派;世界戏剧;戏剧史;北京人艺;现代戏剧;
【分类号】:J824
【正文快照】: 田本相简介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话剧史研究专家。1987年至2000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文化部研究系列高评委委员、副主席。曾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担任教授,曾任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华文戏剧节委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话剧50年剧作选》出版[J];中国戏剧;2001年01期

2 周星;;世纪之交中国话剧的观察与反思[J];戏剧文学;2001年04期

3 刘永来;新时期的中国话剧[J];戏剧艺术;2003年03期

4 颜榴;不在状态的中国话剧去向何方?[J];艺术评论;2004年05期

5 李颖文;《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J];今日山西;2004年12期

6 宋佳样;综观90年代中国话剧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2期

7 颜榴;;不在状态的中国话剧去向何方?[J];上海戏剧;2005年02期

8 黄会林;;反映人民心声 讴歌时代精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J];求是;2007年10期

9 安宁;;百年圣殿 照亮明日辉煌——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J];中国戏剧;2007年05期

10 欧阳山尊;;战斗的历史——纪念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J];文艺研究;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阳山尊;;战斗的历史——纪念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徐晓钟;;关注时代 开拓审美 走向大众 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周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宝群;;当代中国话剧的一大困境[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刘明厚;;主旋律戏剧刍议[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本相;向中国话剧致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刘修兵;喜迎中国话剧百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刘修兵;话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苏唯谦;浙江召开中国话剧诞辰百年纪念大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关登辉;讴歌时代精神 反映大众心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田本相;继承和发扬中国话剧的宝贵传统[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朱永华邋实习生 熊远帆;省会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年[N];湖南日报;2007年

8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开创中国话剧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7年

9 李长春;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李默然;汲取中国话剧百年发展的经验[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武洲;多面的现代性诉求[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蓉;比较视野中的1930-1940年代中国话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高敏;剧场性思维下的中国话剧观众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3 阎琨;从中国话剧的误区与反拨中反观戏剧的“综合”课题[D];厦门大学;2002年

4 贾丹晨;论中国话剧的“残酷”美学倾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过t熺,

本文编号:995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95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