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艺人到新演员:建国初期“戏改”中戏曲表演者的角色转换——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从旧艺人到新演员:建国初期“戏改”中戏曲表演者的角色转换——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戏改” 旧艺人 新演员 戏曲表演者 角色转换 山西
【摘要】:在建国初期对民间文艺的改造进程中,政府不仅明确了"戏改"的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戏曲表演者从未有过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荣誉,使得他们由旧艺人转化为接受政府领导的新演员。本文以山西为样本,从社会史的视角入手,考察了建国初期的"戏改"对戏曲表演者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在肯定政府对戏曲表演者这一职业给予尊重认可的同时,也探讨了民众对戏曲表演者一贯较低的社会认知并发生太大转变的尴尬现实。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戏改” 旧艺人 新演员 戏曲表演者 角色转换 山西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山西民间戏曲与乡村社会变迁的田野调查”(批准号:10CZS0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摘%要:在建国初期对民间文艺的改造进程中,政府不仅明确了“戏改”的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戏曲表演者从未有过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荣誉,使得他们由旧艺人转化为接受政府领导的新演员。本文以山西为样本,从社会史的视角入手,考察了建国初期的“戏改”对戏曲表演者带来的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人元;戏曲表演的节奏性下[J];艺术百家;2001年01期
2 李水莲;形神我——对戏曲表演的一些体会与理解[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牛文;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01年年会在太原举行[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4 张鸿雁;论戏曲表演的“眼神”[J];黄梅戏艺术;2002年03期
5 张仲炎;弘扬民族文化 造就艺术新人——祝四川省青少年“长富杯”戏曲表演大奖赛开幕[J];四川戏剧;2003年06期
6 川草;合力互动 共促振兴——话四川省青少年“长富杯”戏曲表演大奖赛[J];四川戏剧;2003年06期
7 李艳华;中高等戏曲表演教学之比较[J];戏曲艺术;2003年01期
8 唐雪莲;也谈戏曲表演及体会[J];文化时空;2003年08期
9 李云;搞戏曲表演仅有一辈子是远远不够的[J];中国戏剧;2004年12期
10 赵红丽;;腹有诗书气自华——浅谈文化素养和戏曲表演的关系[J];大舞台;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羡;;中国戏曲表演学会[A];中国演员(2008年第1期总第1期)[C];2008年
2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剧照[A];中国演员(2008年第2期总第2期)[C];2008年
3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宁波市召开2010年理事会[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4 刘景亮;;对于戏剧的现状与未来的感觉——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08年舞钢年会上的发言[A];中国演员(2008年第3期总第3期)[C];2008年
5 胡岳明;;在鄞州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13年年会暨戏曲继承弘扬与现代戏表演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演员:2014年第1期(总第37期)[C];2014年
6 谭静波;;戏曲现代戏表演的推陈出新[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阿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规律和理论[A];中国演员(2008年第1期总第1期)[C];2008年
8 ;编后记[A];中国演员(2008年第1期总第1期)[C];2008年
9 梅葆玖;;戏曲表演是程式化、戏剧化的歌舞表演——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06年年会上的发言[A];中国演员(2008年第1期总第1期)[C];2008年
10 ;欢迎参加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团体会员[A];中国演员(2008年第1期总第1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竹音;戏曲表演人才须防学历高消费[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 周龙;戏曲表演人才高等教育规律探析[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范春义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戏曲表演禁用真刀重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王小宁;“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情况座谈会”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记者 包松娅;文化部制定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规划要点[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傅谨;给戏曲人才培养更多自主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茜;关注戏曲表演理论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雪;探索中国戏曲表演的理论深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张静;为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给力[N];文艺报;2010年
10 王涛;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探索[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英;论戏曲表演体验的特殊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2 王晓莉;略论戏曲表演舞台支点的特征及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田京;中国戏剧戏曲表演中对于动情点的诠释及其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凤丽;论性别错位的性别批评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红叶;莆仙戏音乐中锣鼓点与戏曲表演关系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97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9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