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琴谱《手势图》通感考——兼述《手势图》生成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16 06:01

  本文关键词:琴谱《手势图》通感考——兼述《手势图》生成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手势图》 通感 构图法 模件


【摘要】:古琴演奏是一门以手写心的艺术,指下功夫颇为关键,各家各派也多"指上谈兵",指法技巧多有心得传承。见诸琴谱之弹琴《手势图》图文并茂,师法自然,其中心手相印、眼耳并用之处多合"通感"之说,视觉、听觉、触觉三位一体触发琴人感官,激荡太古之音。此外《手势图》构图模式与汉字"六书"多有相通,若将花、鸟、虫、鱼视作雷德侯笔下"模件",进行"象形"、"会意"等排列组合,一道道音、形、色俱全的美味佳肴也就随之诞生。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关键词】《手势图》 通感 构图法 模件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宋代以来琴派研究”(编号:13JDSX01YB)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礼学文献专题研究”(编号:13AZD023)研究成果 201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资助,编号:201506320148
【分类号】:J632.31
【正文快照】: 古琴演奏离不开手上功夫,而手、眼、耳三者的配合尤为重要。明代徐上瀛《溪山琴况》之“和”况云:“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抹、挑、勾、剔诸般变化,清、微、淡、远五味杂陈,琴人于指法一块向来不吝纸墨,几乎每部琴谱都录有《勾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渝涛;;析音乐通感在钢琴教学和弹奏中的运用[J];四川戏剧;2014年06期

2 陈涵;通感·诗篇·乐声对唐代描绘器乐效果诗篇的探索[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陆小玲;通感与音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汪健蓉;;音乐与建筑的通感效应及互补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张菡;;中国舞蹈与书法艺术的审美通感[J];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01期

6 陈静;李文正;;论绘画与音乐之关系[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7 刘克平;流动的线条 凝固的音符——音乐与书法的审美通感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刘思思;;歌声像画笔——论歌唱的艺术形象塑造[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6期

9 叶千;吴彪;;谈通感在音乐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1年04期

10 毛臣;;音乐与文学[J];北方音乐;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04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04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