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丙中洛藏族民间音乐体裁及形态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28 07:33

  本文关键词:丙中洛藏族民间音乐体裁及形态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怒江 人文地理 藏族 民间音乐文化


【摘要】: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州主要聚居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彝族、纳西族、藏族、傣族、汉族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约四千多人,主要居住在贡山县。这一地区藏族民间音乐文化主要有:民歌、歌舞和器乐。由于这一地区民族杂居,藏族与其他民族混居在一起;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都相互学习、相互融合。
【作者单位】: 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怒江 人文地理 藏族 民间音乐文化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人文地理概况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北接西藏自治区,西邻缅甸。这里有雄伟壮丽的碧罗雪山、高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道生;保家卫国的硬骨头——怒江各族人民反抗侵略者纪事[J];今日民族;2004年11期

2 李江龙;分享怒江[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年06期

3 李雪菲;怒江州见闻——赤恒底教会[J];天风;2000年10期

4 鲁克;;边走边看 走读怒江[J];微电脑世界;2012年05期

5 肖迎;元、明、清时期怒江地区民族社会生活概说[J];思想战线;1996年05期

6 包黎;试论怒江民族文化的特色[J];学术探索;1999年06期

7 李维彪;;论怒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时代人物;2008年08期

8 彭亮;怒江建坝的是与非[J];风景名胜;2004年06期

9 程立山;;怒江拾韵[J];边疆文学;2001年07期

10 纪嫣然;陈瑶;;水墨怒江[J];青年与社会;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道生;;浅谈怒江近现代民族史料研究的时代效应[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周福桥;;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A];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益敏;;怒江峡谷基于人居环境的反贫困模式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刘建业;;重视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与研究[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程炯;罗云姣;;基于国家战略下的怒江州交通布局突围[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熊仲金;;推动怒江干流水电开发[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7 陈丹;冯彦;;怒江中下游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河段关键人文对象识别及敏感度评估[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星;;怒江水能资源开发与流域区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9 办公厅调研组;张秀娟;杜剑楠;胡鹏飞;;关于云南省怒江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C];2011年

10 熊仲金;;浅析怒江电矿经济持续发展战略[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戈;怒江建坝已成定局?[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刘征荣;怒江州发展经济不忘环保[N];云南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瑞芳;对话怒江:富饶中的极度贫困[N];云南日报;2005年

4 怒江州委宣传部 提供;怒江州“怒江问题”研究取得实效[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为民 郭维昆;真情满怀怒江行[N];云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罗霞;玉溪筹资120万元援助怒江教育[N];云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为民 通讯员 克受艺;怒江科学谋划促发展[N];云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刘为民;怒江州完成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调查[N];云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云珊;怒江描绘“二次跨越”蓝图[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为民;怒江州教育发展步伐加快[N];云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东;怒江地区近代社会环境变迁中的族际共生关系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奕欣;怒江金丝猴(Rhinopithecus strykeri)行为生态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郭承崧;怒江电信FTTH项目规划和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褚质丽;近代怒江地区傈傈族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张强;怒江州水电产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沈萍;行动者、资源与行动策略[D];复旦大学;2011年

7 蒋睿;怒江峡谷旅游反贫困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朱毅清;怒江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张迎春;怒江案例中的环境话语:多元声音和文化挣扎寻找失声话语[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永超;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107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107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