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伴嫁歌的教育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5:30
本文关键词:黔东南伴嫁歌的教育价值研究
【摘要】:黔东南伴嫁歌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能把人们的心融在一起,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持久的搁在五彩斑斓的境界里。它教育人们珍惜生活,并烘托了喜事的热闹气氛。但伴嫁歌近年存在失传问题,黔东南伴嫁歌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教育意义,文章论述了伴嫁歌的教育意义,也说明了伴嫁歌的传承手段。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4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4ZC142)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2014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4ZC142)黔东南苗族和侗族是以“饭养养身以歌养心”的民族。黔东南侗族大歌被誉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黔东南伴嫁歌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黔东南的“马郎歌”就是典型的实例。它是在年轻人劳动时以比赛的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富;李于玉;李小五;曾运成;;走进嘉禾伴嫁歌堂[J];生命世界;2012年04期
2 蒋笛;;湖南嘉禾伴嫁歌的程式化特征初探[J];音乐创作;2012年01期
3 张亚伶;;漫谈湘南伴嫁歌[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罗冬生;;浅析湘南“伴嫁歌”系列歌曲的音乐情感美[J];艺术教育;2008年06期
5 文霞;;论湘南嘉禾伴嫁歌的艺术特色[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颜五湘;张式成;;南岭民歌奇葩——嘉禾伴嫁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J];人民音乐;2009年05期
7 段桥生;;嘉禾伴嫁歌的结构及调式特征[J];音乐创作;2010年04期
8 毛毳;;浅析湘南“伴嫁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功能[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9 李迪;湖南嘉禾伴嫁歌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肖梅;;嘉禾伴嫁歌音乐形态所体现的女性心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翔凤;打造嘉禾民歌文化的品牌魅力[N];郴州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薇薇;由音乐事项深入到女性心理[D];厦门大学;2008年
2 文霞;湘南嘉禾伴嫁歌民间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2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26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