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高训练
本文关键词:论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高训练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现代音乐观念、技法都不断革新的今天,各种风格流派并存,作为音乐基础课程的视唱练耳,理应对这一时期音乐写作手法的不断变化加以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对现代音乐的认识,并衍变出有效可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音乐的视唱技巧。作为现代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音高组织元素,突出音高训练能够让学生尽快抓住现代音乐的特点,更直观地领略到现代音乐的美。本文在现代音乐的背景下,以音高训练为切入点,主要论述现代音乐音高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地位以及教学训练。视唱练耳不是也不能是脱离音乐本身而独立存在的个体,相反,它应该是以音乐本身的材料分析为基础,并以把握整体音乐风格为导向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音乐创作与表演。本文在阐述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作品,通过对现代音乐作品实例中的各类音高结构进行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现代音乐。
[Abstract]:Modern music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today, a variety of styles coexist, as the basic course of music solfeggio, we should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ntinuous changes of music writing techniques in this period. 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music. And develop effective and feasible practice method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modern music singing skills. As a dominant part of modern music pitch organization elements. Prominent pitch training can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usic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ore intuitivel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modern music.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music, this paper takes pitch train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modern music pitch elements in solfeggio teaching and teaching and training. Solfeggio is not and cannot be an individual independent of the music itself, on the contrary.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material analysis of the music itself, and to grasp the overall music style as a guide, so as to better guide music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various pitch structures in modern musical works,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and feel modern music.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敬修;;现代与传统的链接——二00七北京现代音乐节侧记[J];人民音乐;2007年08期
2 汪胜付;王永振;;秉承传统 推陈出新——二00八北京现代音乐节综述[J];人民音乐;2008年07期
3 牛春雨;;中国后现代音乐的发展现状[J];电影评介;2009年03期
4 徐昌俊;;什么是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漫谈之一[J];人民音乐;2010年07期
5 韩绮丽;;浅析现代音乐的形成原因[J];才智;2011年34期
6 高云;;浅析如何分析现代音乐作品[J];北方音乐;2013年12期
7 张丽;;浅析现代音乐的音乐存在方式问题[J];考试周刊;2013年89期
8 杨洋;郭蕾;;浅谈后现代音乐的起源及艺术特点[J];剧作家;2006年06期
9 叶国辉;第四十届达姆斯塔特国际现代音乐暑期班述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蔡仲德;走出误区,复归人性——关于现代音乐的若干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娟;海峡两岸现代音乐的盛会[N];福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裴诺;北京现代音乐节“磨剑十年”[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紫茵;北京现代音乐节制造音乐冲击波[N];音乐周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红艳;北京现代音乐节走出学术小圈子[N];北京日报;2008年
5 兆爽;强力加盟北京现代音乐节[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2010北京现代音乐节向文化盛会转型[N];音乐周报;2010年
7 林瑞华邋续鸿明;“传承之旅”展示现代音乐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朱伟;现代音乐走出“象牙塔”[N];文汇报;2002年
9 紫茵;现代音乐离市场有多远[N];音乐周报;2002年
10 ;2007年北京现代音乐节近期开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32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3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