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民族乐器改革与器乐创作
本文关键词: 刘天华 民族乐器 国乐改进社 二胡曲 作曲理论 现代作曲家 周少梅 二胡独奏曲 虚籁 马尾胡琴 出处:《史学月刊》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自幼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在常州中学读书期间参加学校军乐队时,开始接融西洋音乐,1912年赴上海考入“开明剧社”,进一步接触西洋乐器。1922年,刘天华被聘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教师,并在北京多个学校教授琵琶、二胡,还跟随外国教师学习小提琴,同时深入民间,多方面学习民族音乐、西洋音乐和作曲理论。目前学界关于刘天华的研究多着力于其二胡曲乐音
[Abstract]:Liu Tianhua was born in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s modern composer, performer, music educator. He learned Erhu, pipa and other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since his childhood. When he joined the military band in Changzhou middle school, he began to melt western music. In 1912, he went to Shanghai for admission to the "enlightened opera club" to further contact with western musical instruments. 1922. Liu Tianhua has been hired as a teacher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Music Missionary Institute and teaches pipa, erhu and violin with foreign teachers in various schools in Beijing, as well as in folk and folk music. Western music and composition theory.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Liu Tianhua mostly focuses on the musical sound of his erhu song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快照】: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自幼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在常州中学读书期间参加学校军乐队时,开始接融西洋音乐,1912年赴上海考入“开明剧社”,进一步接触西洋乐器。1922年,刘天华被聘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教师,并在北京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石三友;;刘天华为梅兰芳唱腔谱曲[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李扬;“奥祥绣”的制作者——奇女子刘天华[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2 薛颖旦;刘天华是中国民族音乐开山鼻祖[N];新华日报;2005年
3 骆季超;怎么沿着刘天华开创的路向前走?[N];音乐周报;2013年
4 茹希佳;《刘天华》:清雅脱俗 韵味悠远[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裴诺;大师的音乐滋养了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李岚清;我国民乐登上国际乐坛的里程碑[N];北京日报;2011年
7 郑英;江阴市刘天华二胡协会正式成立[N];江阴日报;2011年
8 何山 郭娟;刘天华华彦钧(阿炳)作品音乐会暨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记者 裴诺 董大汗;刘天华纪念音乐会在京隆重举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宋飞;“月映千江”话传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漫溪;刘天华琵琶传承与发展[D];山西大学;2015年
2 黄丽荧;从琵琶曲《虚籁》看刘天华先生的“虚静”哲学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孟萌;从刘天华到刘文金[D];云南大学;2016年
4 金格格;刘天华琵琶独奏曲的音乐形态与创作理念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5 杜婕;无锡派琵琶的人文性探述[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卡卡;刘天华平民化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成就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7 高璐;对刘天华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蕊蕊;刘天华二胡学派的创建对二胡教学体系的贡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林傅强;论刘天华在二胡教学方面的历史贡献和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许叶蓁;刘天华二胡教学活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9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6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