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教学法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31 09:59

  本文关键词: 方言 教学实践 中国传统音乐 教学法 出处:《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方言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字音调值影响旋律走向;念诵节奏韵律影响音乐重音及节奏特点;字词发音影响演唱咬字和音色特征;特色方言字词塑造了区域性的风格韵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方言教学的四个步骤:方言念诵;方言调值与语音学测音分析;国际音标标注唱词;模唱体验。重视方言教学,将方言教学纳入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法,实际上是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的一种变迁,是传统音乐面对社会变革中的主动适应。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dialect o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tone value influences the melodic trend; The rhythm and rhythm of recitation affect the stress and rhythm of music; The pronunciation of words aff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nunciation and timbre; The characteristic dialect words have shaped the regional style lasting appeal. The author unifi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bed into the dialect teaching four steps: the dialect recites; Analysis of dialect tonality and phonetics;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marks the words; In fact, it is a kind of change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active adap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to face the social chang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alect teaching and bring the dialect teaching in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G642;J60-4
【正文快照】: 当前,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传统音乐在民间主要以区域性的特点、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进入专业院校教育体系以后,传统音乐的原有受众、生存土壤、传承方式等均发生了改变。如何在学校教育渠道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学科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飞;;中国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演奏特点述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乔建中;;以感性习得,终身受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点滴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钱茸;;原文唱词在歌唱中的地域性音乐价值谈——“唱词音声说”三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斌;;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梆子腔音乐风格区[J];中国音乐;2011年01期

5 钱茸;;语言学方法之于音乐的“中国元素”——《民族语言音乐学》课程论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杜亚雄;;世界音乐教学应与母语音乐教育相结合[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7 王耀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96年01期

8 薛艺兵;也谈“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周青青;汉语语音的声、韵因素在汉族民间歌唱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0 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晓楠;南部侗族方言区民歌旋律与声调关系之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锋;;兴国话对兴国山歌的影响——兼谈兴国山歌的保护与发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2 李严君;;民族视角下的二胡特征及艺术分析[J];北方音乐;2017年11期

3 丁艳;;浅谈秦腔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J];山西农经;2017年08期

4 袁环;;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教学法意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吴雅颂;;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如何体现时代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4期

6 陈建锋;;论兴国山歌的方言特色[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7 钟敦龙;;谈民族音乐进校园的有效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10期

8 胡晓东;;论客家音乐对川腔佛乐的涵化与濡化——以重庆罗汉寺瑜伽焰口唱腔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04期

9 王重升;;对吉林省边疆地区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10 刘婷婷;;多元文化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之我见[J];艺海;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钱茸;;地域性声乐品种之音乐形态分析新议——“唱词音声说”再探[J];中国音乐学;2011年03期

2 杜亚雄;汉族民歌音乐方言区及其划分[J];中国音乐;1993年01期

3 周青青;汉语语音的声、韵因素在汉族民间歌唱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4 沈洽;音腔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祖荫;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评介[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2 吕洪静;音乐朝圣归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2000年年会”侧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翟志荣;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管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赵梅枝;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5期

5 黄虎 ,魏鲲;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一届花儿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蒲亨强,关孟华;新见纷起百家争鸣——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2004年03期

7 柴广育;;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现状与教学的思考[J];黄河之声;2006年05期

8 恽彩锋;;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和”理念[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段桥生;米瑞玲;;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10 聂芳;张海涛;;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与创作中的文化再现——从音乐美学角度谈中国传统音乐[J];农业考古;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炜;;谈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田青;禅与中国传统音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孙丽伟;概述中国传统音乐[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记者 毕树文;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年会龙城奏响[N];发展导报;2008年

4 王晟;谁来拯救被边缘的中国传统音乐[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超;田青:中国传统音乐的根与魂[N];中国艺术报;2014年

6 管建华;21世纪音像市场呈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全貌[N];音乐周报;2001年

7 伍国栋 南京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代国乐宗师 宏伟思想文库[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8 龙晓蓉 万国清;荆楚古歌活化石——兴山民歌[N];三峡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春芳;河北满城乐舞寸跷艺术“重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栗红建;信息时代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传承之新探[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3 吴琼;以《羁铃》为例分析古筝音乐创作中的异国元素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D];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4 张佳s,

本文编号:1478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78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