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尔品与现代音乐
本文关键词: 现代音乐 齐尔品 普宁 普罗科菲耶夫 苏联人民 斯特拉文斯基 尼古拉 民族文化资源 音乐学者 俄罗斯音乐 出处:《人民音乐》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发表在1925年苏联《现代音乐》第11期上。据俄罗斯学者考证,在1999年亚历山大·车列普宁(中文名字:齐尔品)的传记出版之前,这是唯一一篇俄罗斯国内文献中论及亚历山大·车列普宁的文章。19岁的作曲家与其父母在1918年离别祖国后,因为政治原因直到1967年才有机会重新踏上朝思暮想的故土。虽然在本文作者别里亚耶夫和后来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竭力推荐下,在前苏联音乐会舞台上也上演过车列普宁的作品,但数量之少并不能尽显作曲家创作之全貌,更不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流亡的命运导致了苏联人民对这位世界公民及其创作的生疏。远东沉思的思维方式和丰厚素朴的民族文化资源吸引着前来寻求民间素材和新的创作可能性的车列普宁,他成为20世纪30年代至抗日战争前夕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俄罗斯侨民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乃至社会活动家)。与此同时作曲家也从东方传统、特别是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最终成就了其创作中"欧亚结合"的新风格。车列普宁在远东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和重视,如今对其人其作的探索研究方兴未艾。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所不熟悉的车列普宁早期艺术的特点以及他与现代音乐的关系,并对其父亲,俄罗斯十月革命之前重要的音乐家尼古拉·车列普宁和撼动整个古典音乐基石的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也著以笔墨。相信该文不仅对俄罗斯学术界,对我国的音乐学者也同样具有珍贵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Abstract]:This paper is published in the 1925, the Soviet Union < modern music > eleventh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Russian scholars, Puning in 1999 Alexander train (Chinese Name: Tcherepnin) before the biography, this is the only one on the Russian domestic literature and Alexander train the.19 year old composer in Puning with his parents in 1918 departure the motherland, because of political reasons until 1967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et foot on the land. Although zhilyaev yearn day and night in the later Prokofiev and don't recommen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lso staged a concert stage on the train to Puning work, but does not show the panorama of the small number of composers, but can not cause a great social impact. The exile led the Soviet people against the citizens of the world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meditation. The Far East rich people " The cultural resources attracted to seek folk material and new creative possibilities of train in Puning, he became 1930s to the eve of Anti Japanese wa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modern music Chinese Russian immigrant musician (composer, pianist, educator and social activis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oser from the traditional oriental culture, especially China absorb nutrients the ultimate success of its creation in "Eurasia with" new style. The train had come to Puning Chinese people's respect and attention in the Far East very fruitful work, now the research of his works is just unfold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unfamlliar vehicle characteristics listed in Puning early art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 music, and the father of Russia before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mportant musician Nicola Klepnin and classical music, shake the cornerstone Lovins Ki's writing is also written in a pen and ink.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rticle is not only valuable to Russian academics but also to Chinese musicians as well as academic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作者单位】: 淄博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
【分类号】:J6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长安;现代音乐之理性思辩与评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吴晓慷;感性与激情(三)——现代音乐的思考与甄别[J];师范教育;2003年11期
3 敖昌群;2003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开幕式致词[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梁茂春;中国现代音乐缺了什么?——现代音乐漫谈[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放;现代音乐的观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傅庚辰;创造美好的音乐——在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上的致辞[J];人民音乐;2004年06期
7 张秀丽;现代音乐的教学越早越好[J];内蒙古艺术;2004年02期
8 高光明;浅析西方后现代音乐的形成与艺术特点[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陈丹布;;为年轻的中国现代音乐注入强大的生命活力——第二届北京现代音乐节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尚道;;感悟现代音乐真谛——记第三届北京现代音乐节[J];台声;200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娟;海峡两岸现代音乐的盛会[N];福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裴诺;北京现代音乐节“磨剑十年”[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紫茵;北京现代音乐节制造音乐冲击波[N];音乐周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红艳;北京现代音乐节走出学术小圈子[N];北京日报;2008年
5 兆爽;强力加盟北京现代音乐节[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2010北京现代音乐节向文化盛会转型[N];音乐周报;2010年
7 林瑞华邋续鸿明;“传承之旅”展示现代音乐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朱伟;现代音乐走出“象牙塔”[N];文汇报;2002年
9 紫茵;现代音乐离市场有多远[N];音乐周报;2002年
10 ;2007年北京现代音乐节近期开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元;浅述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训练构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羽欣;论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高训练[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小丹;《二胡作品展现的民族性与多元化》—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D];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4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巢蓉;普通高校大学生研习与思辨现代音乐的价值之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秀华;现代音乐“节奏形态”对于“节奏视唱”训练的现实意义[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7 欧阳枚;《现代音乐视唱教程》分析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杜晶晶;论现代音乐视唱及其训练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洋;论梅西安音乐对我国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周泉;《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分析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6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9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