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李斯特《在孤独中感念上帝的赐福》的音乐诗性

发布时间:2018-03-01 16:41

  本文关键词: 李斯特 《诗与宗教的和谐》 拉马丁 《在孤独中感念上帝的赐福》 诗歌与音乐 出处:《中央音乐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李斯特《诗与宗教的和谐》钢琴曲集中第三首《在孤独中感念上帝的赐福》的第三部分的音乐诗性与演奏分析。而李斯特的《诗与宗教的和谐》曲集是根据拉马丁的同名诗集,利用了交响诗的概念谱写了该曲集。本文通过了解李斯特生平和创作风格,李斯特与拉马丁各自的《诗与宗教的和谐》的创作动机,还有诗歌与音乐不同形式的《诗与宗教的和谐》的共通点,从而更贴切的对《在孤独中感念上帝的赐福》第三部分的音乐诗性的分析。由此深刻了解到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古典音乐文献中的大量创作都是作曲家通过文学作品中得来的灵感,我们不仅要了解作曲家所在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更要了解与其相关的文学作品、作家背景,才能通透的理解我们所要学习的作品,演奏时才能更接近作曲家的意愿。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查阅,发现国内对于李斯特《诗于宗教的和谐》的研究甚少。第二部分,论文的正文开始,介绍李斯特的生平及不同时期的创作与特点。第三部分,李斯特《诗与宗教的和谐》,其中也包含李斯特《诗与宗教的和谐》曲集的灵感来源——拉马丁生平的简单介绍以及拉马丁的《诗与宗教的和谐》。第四部分,李斯特为什么会创作出《诗与宗教的和谐》这部作品,它与拉马丁《诗与宗教的和谐有什么联系》。笔者通过诗歌与音乐的共性、两位创作者身上的共性进行分析,最终引出本文重点——第三首《在孤独中感念上帝的赐福》第三部分的音乐演奏分析及诗性表达。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usic poetic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 of Liszt's harmony of poetry and religion, the third part of the third part of feeling blessed by god in solitude. And Liszt's harmony of poetry and religion. The collection is based on a collection of poems of the same name by LaMartin, By understanding Liszt's life and writing style, Liszt and LaMartin's "the Harmony of Poems and Religion" are written. There is also the common denominator of the different forms of "the Harmony between Poetry and Religion" between poetry and music, Therefore,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analyze the poetic nature of music in the third part of "feeling God's Blessing in solitude". From th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usic deeply. A great deal of classical music literature is composed by composers. Inspiration from literature, We need to understand not only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oser's time,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composer, but also the literature and the writer's background, so that we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works we are going to learn.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very few researches on Liszt's the Harmony of Poetry in Religion in China. The second part, The text of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szt's life and his cre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Liszt's the Harmony between Poetry and Religion, which also contains the inspiration of Liszt's Collection of Poems and Religion,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of Ratarten and part 4th of his poem and Religion. Why did Liszt create "the Harmony between Poetry and Religion",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Harmony between Poetry and Relig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mmonness of poetry and music, the commonness of the two creators. Finally leads to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the third part of the third part of the music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poetic expression of feeling God's blessing in solitude.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冬;李斯特的学生观摩演奏会[J];钢琴艺术;2000年02期

2 毛宇宽;西洛蒂话说恩师——李斯特(下)[J];钢琴艺术;2003年11期

3 王雯;;李斯特部分钢琴作品的创作[J];艺海;2008年04期

4 常桦;;遨游在浪漫情怀与理性技巧之间——李斯特练习曲介绍(四)[J];钢琴艺术;2010年04期

5 谭巧;;浅谈李斯特钢琴作品《钟》及演奏[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6 于庆新;;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门前的李斯特雕像[J];人民音乐;2012年05期

7 吕文雄;;浅谈李斯特钢琴音乐的个性特征[J];音乐时空;2013年08期

8 求真;需要这样的歌曲选集——从《李斯特歌曲选》谈起[J];人民音乐;1962年11期

9 尹元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李斯特[J];文化译丛;1983年04期

10 蔚岷;李斯特[J];人民音乐;1986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仲衍文 小莉;常柴与英国李斯特战略合作[N];常州日报;2008年

2 上海社科院 梅俊杰;李斯特回归[N];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上海社科院 梅俊杰;拥抱李斯特[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吴丹;李斯特,钢琴家眼中的“魔鬼”与“天才”[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赵冉初;任何一个具体犯罪的产生均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使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孙栋;“猛男李斯特”[N];音乐周报;2011年

7 ;伸缩吊放的李斯特[N];音乐周报;2012年

8 郭松民;呼唤中国的李斯特[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 田艺苗;李斯特钢琴曲排行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 陈德昌;是外科学家,更是科学家[N];健康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嘉悦;关于李斯特《旅行岁月—意大利游记》的艺术特征与主要演奏技巧的探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赵晓晨;李斯特《b小调第二钢琴叙事曲》演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幸幸;李斯特两部管风琴作品创作技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天;音乐盛宴中的珍馐—李斯特改编曲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雪丽;李斯特《奥伯曼山谷》的创作背景和演奏风格[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6 孟盈吟;李斯特《梅菲斯特圆舞曲》音乐审美及演奏技术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7 程诗淇;浪漫主义时期李斯特标题钢琴音乐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董sョ,

本文编号:155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55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