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
本文选题:古琴 切入点:先秦两汉 出处:《人文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中国艺术史中,古琴因为与士人精神生活的关联,而成为备受推崇的艺术形式。但从中国历史看,这种关联并非来自士人的自觉选择,而是来自西周礼制的外在强制。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礼制的崩解为古琴价值的凸显提供了契机;两汉时期,士人在国家政体中地位的稳固以及士人集团的形成,则直接导致了琴艺的繁荣。从现有文献看,汉代是中国古琴艺术价值体系的确立期和完备期,这一体系包括琴以合天、琴以修德、琴以宣悲、琴以挑欲、琴以娱情等五个方面。后世,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愈来愈情致化,但总体上并没有溢出汉代乐论为其奠定的框架。就此而言,现代古琴史家一般重魏晋以降而轻先秦两汉,现在是对这种状况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Guqin has become a highly respected art form because of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scholars.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history, this connection does not come from the conscious choice of the scholar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itual system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highlight the value of the Guqin.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position of the scholars in the state system of govern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lars' clique were firmly established.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Han Dynasty was the period of establishment and completion of the artistic value syste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arp, which included the harmony of the piano with heaven, the repair of the piano with virtue, the promotion of sadness with the piano, and the desire of the piano to be single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piano ar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ntimental, but on the whole it did not overflow the framework laid for it by Han music theory. In this regard, modern ancient Qin historians generally emphasize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rather tha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Now is the time to change tha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I01;;J60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传统的传承、保护与创新[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谢东笑;;习弹古琴——现代都市人的修身养性之道[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古琴:孤芳已难自赏[N];中国质量报;2003年
3 ;关于古琴艺术的两个故事[N];浙江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嘉;白天敲键盘 夜晚弹古琴[N];成都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臻青;古琴艺术为何在连觅得众多知音[N];辽宁日报;2007年
6 张蕾;古琴申遗成功 学琴热度升温[N];音乐周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袁柳 (源流);古琴在无锡的“热”与“冷”[N];无锡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婷;古琴也时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张婷;古琴可高贵,但不可昂贵[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子雷;北京高校古琴社团生存状态调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司冰琳;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鹏飞;七弦斋古琴艺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2 田青;徐州古琴艺术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3 卢梦晨;诗意化的古琴,,琴韵化的诗[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映雪;基于增强现实的交互式古琴学习辅助系统[D];清华大学;2015年
5 高霁;论古琴打谱艺术中的个性色彩[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6 程语絮;魏晋南北朝琴诗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7 周晓超;诸城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8 朱丽娟;古谱《张鞠田琴谱》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9 宫勇;一张明代古琴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晓琛;古琴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74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57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