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
本文选题:民族声乐艺术 + 美学特征 ; 参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中国民族声乐不断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基于美学视域,以不同时期民族声乐代表作品为例,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从声情合一的情感审美、意韵相融的意境审美以及多元融合的审美创新等角度对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和剖析,力求进一步挖掘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之"美"及其审美取向,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纵深发展。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esthetic level, the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has been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forming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with distinct sense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aesthetic field of view, taking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in different period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and explores the emotional aesthetic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 and emoti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ngles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aesthetic innovation of the fusion of meaning and rhyme, so as to analyz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the author tries to excavate the "beauty" of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art in China and its aesthetic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典赋学批评理论的承传接受研究”(12CZW015)
【分类号】:J6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继芝;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4期
3 戴勇;;情感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作用[J];艺术广角;2003年04期
4 郭建民,赵世兰;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变化[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王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美”[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2期
6 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姜代康;“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于丽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韵”[J];音乐生活;2008年08期
9 刘婕萍;;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音乐生活;2010年02期
10 崔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才智;201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郑娜;;我的角度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畅萍;将“传承”与“借鉴”有机融合[N];运城日报;2011年
2 王丽芬;探究民歌“金氏唱法”的一把钥匙[N];光明日报;2008年
3 梁风雁;刘辉美国讲中国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4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5 ;从“声、情、字、味、表、养、像”解析贵州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N];音乐生活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孟影;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及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波文;刘和刚歌唱艺术的风格特点和情感体现[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军;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策划[D];云南艺术学院;2017年
6 何天生;张智斌民族声乐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8 刘雪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声、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邓秋婷;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声、韵、情”[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808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80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