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吸收与借鉴研究
本文选题:当代民族声乐 + 戏曲 ; 参考:《音乐创作》2017年06期
【摘要】: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从艺术表现形式到表演内容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借鉴作用。立足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当代民族音乐对戏曲的吸收与借鉴,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当代民族声乐与戏曲的关系,分析了其相通性与相异性;第二部分阐述了戏曲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当代民族声乐对戏曲各方面的具体借鉴;第四部分论述了在借鉴戏曲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代民族声乐合理借鉴戏曲进而实现长期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Chinese opera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e art form to the performance content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but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to provide a greater refere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bsorption and reference of contemporary folk music to opera in detail, which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and opera, and analyzes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second part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 on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specific reference of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to all aspects of the opera;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how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opera.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to use for reference and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校;
【基金】:立项编码:Y1160840,项目名称:2015年广东省教改项目《声乐教学中对声乐语言训练的研究和实践》
【分类号】: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柏乐;;从歌曲《梅兰芳》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戏曲元素[J];戏剧之家;2016年19期
2 石春轩子;;回归本真——论当代民族声乐对戏曲、曲艺的继承和借鉴[J];中国音乐;2015年03期
3 李军;;中国戏曲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年07期
4 杨仲华;;疏浚泉源 吸收借鉴 不断发展——从金铁霖学派的崛起看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事业发展[J];中国音乐;2014年02期
5 胡旭;;浅谈当代民族声乐演唱对地方戏曲艺术的借鉴[J];黄河之声;2014年04期
6 张世文;;浅谈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3年09期
7 李思思;;浅谈如何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借鉴戏曲的表演[J];音乐时空;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丹;;当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吸收与借鉴研究[J];音乐创作;2017年06期
2 王文汇;;关于民族声乐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探讨[J];戏剧之家;2017年09期
3 杨云玉;;当代民族声乐中戏曲元素的渗透与借鉴[J];北方音乐;2016年24期
4 王俪霏;;浅谈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年10期
5 刘叶波;;理论与实践相与有成 西洋与传统珠联璧合——杨曙光“汇梦成歌”师生音乐会述评[J];当代音乐;2016年14期
6 柳霞;;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J];戏剧之家;2016年10期
7 王宝竟;;音乐文化市场产业链中的声乐表演艺术研究[J];北方音乐;2015年18期
8 闫晓宇;;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传统戏曲元素略谈[J];音乐时空;2015年16期
9 覃春江;;中国戏曲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5年13期
10 宋丽;;论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曦;;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情结[J];人民音乐;2011年05期
2 肖然;;谈民族唱法中的咬字与吐字[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君;刘纪秋;;谈歌唱的咬字与吐字技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6期
4 张佩吉;;原生态民歌唱法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0年01期
5 张谊婷;;借鉴戏曲表演提升民族声乐表演中的情、神、形[J];青年文学家;2009年17期
6 钟超英;;浅谈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的教学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杨晶雯;;试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肢体语言与神情表现[J];歌海;2008年03期
8 禹魁英;;戏曲身段与民族声乐表演——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形体训练教学改革[J];艺术评论;2007年08期
9 路文彬;;论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J];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3期
10 程丹;;歌唱教学中咬字和吐字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楚妆;浅议民族声乐的训练方法[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韩德森;论民族声乐母语文化的定位[J];艺术百家;2002年04期
3 乔新建;对民族声乐风格的哲学思考[J];中国音乐;2002年03期
4 张小(女弋);我对民族声乐创新发展的见解[J];中国音乐;2002年04期
5 李小亮;试论我国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严桂琴;;略论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J];戏剧文学;2003年11期
7 郭建民,赵世兰;关于民族声乐的风格问题[J];美与时代;2004年05期
8 周娟娟;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回顾与反思[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季红莉;民族声乐中字与声的结合[J];艺海;2004年06期
10 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占锋;原生态——民族声乐的根基[N];音乐周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房巍;市场环境下的民族声乐[N];音乐周报;2005年
3 解丽 刘明健;民族声乐发展道路之管见[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刘辉;教材要兼顾学术与实践[N];音乐周报;2008年
5 廖昌永;迎接民族声乐百花齐放的春天[N];音乐周报;2011年
6 晓光;建立多样化民族声乐评价体系[N];人民日报;2013年
7 沙莎 省政协委员;民族声乐中的文字发音[N];各界导报;2014年
8 刘辉;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N];音乐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刁艳;为民族声乐别无选择[N];音乐周报;2007年
10 著名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 金铁霖;探究民族声乐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晓芳;新时期民族声乐唱法元素之浅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媛媛;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构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贺辉;当代民族声乐开放、拓展与跨界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成;中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粉仙;我国现阶段民族声乐的思考与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郝娅楠;论民族声乐中的“有”与“无”[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7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89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