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儒家乐教思想的价值意蕴论析

发布时间:2018-12-09 21:13
【摘要】:在儒家看来,乐教,作为治国理政、道德践履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治心""蕴德""定俗""知政"等功能价值,足以彰显出其对人与社会的重要性。一是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态,具有强烈的感染人心的作用,即陶冶心性,调理人的内心情感;二是乐教,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作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寓教于乐",突出乐教的道德教化功能;三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教对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秩序具有建构和整合之效;四是音乐与政治互为表里,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同的音乐,体现出不同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治乱盛衰状况。总之,儒家乐教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道德教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Abstract]:In the view of Confucianism, music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way of governing state affairs and moral practice, has the function value of "governing the heart", "accumulating morality", "setting custom", "knowing politics", and so on, which is enough to show its importance to people and society. One is that music, as a comprehensive artistic form,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human heart, that is, to cultivate the mind and regulate people's inner feelings; Second, music education, both artistic and ideological,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music is to "education in music", highlighting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Thirdly, "changing the customs, not being good at music", music education has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ng and integrating the social way of life and the social spiritual order; fourth, music and politics are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 between music and politics. Different music reflects different social ethos and, to some extent, the rise and fall of society. In a word, Confucian music education and its spirit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moral educa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开亮;;《乐记》人性论新诠与儒家乐教美学理论体系[J];哲学动态;2014年12期

2 彭林;;儒家乐教与德性圆满[J];文史哲;2013年06期

3 田小军;;《乐记》乐教思想论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鄯爱红;;儒家乐教思想与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张锡勤;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J];齐鲁学刊;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连军;;儒家乐教思想的价值意蕴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04期

2 左康华;;刘向对儒家乐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现代哲学;2016年01期

3 王波;;苗族家乘《龙氏迪光录》的文化功能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4 周后燕;;从“学为圣人”到“敦本善俗”——论张载的教化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史爱兵;田野;;师旷乐教思想探索[J];兰台世界;2014年27期

6 杜鹃;;教化:明清关公戏繁盛之原因[J];戏剧文学;2014年06期

7 陈宗章;;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船山学刊;2014年01期

8 匡勇胜;吴新颖;;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13年10期

9 李晓东;王杰;;浅析《礼记·乐记》的乐教理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丁岩;;合唱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J];大舞台;2012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合华;;《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再反思[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权;;彝家乐[J];民族音乐;2010年02期

2 李静;;家乐福:不进则退[J];山西青年;2011年05期

3 高节;田家乐[J];老年人;2000年01期

4 汪民安;;家乐福:语法、物品及娱乐的经济学[J];花城;2002年01期

5 刘水云;家乐腾踊——明清戏剧兴盛的隐性背景[J];文艺研究;2003年01期

6 刘水云;简论明清家乐对戏剧发展的影响[J];戏剧艺术;2004年04期

7 ;贝鹤能:与家乐福一起坐滑车[J];招商周刊;2004年31期

8 刘水云;;论明清家乐的导演体制及其对明清戏曲导演理论的贡献[J];求是学刊;2007年03期

9 钱晓红;;晚明皖籍家乐对戏曲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冯武勇;姬新龙;权香兰;王萍;谢荣;;家乐福败走多国[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红梅;;表达与行动——透析“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媒介影响[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皇甫冉;;关于家乐福与供货商收费之争的探讨[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3 张丽超;;新春颂[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4 倪跃峰;杨楠楠;;营销渠道运行中零-供关系发展——家乐福公司的管理实践[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英丽;家乐福遭遇“假货风波”,福兮?祸兮?[N];证券日报;2003年

2 鲁钟鸣;家乐福攻城略地的窍门[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郭春霞;家乐福的数字经营术[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陆媛 特约记者 于晓悠;家乐福退出日本、墨西哥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家乐福逐个策反供货商[N];广州日报;2003年

6 周依亭 实习记者 朱睿;家乐福:早来的鸟儿有食吃[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卢淳;家乐福中国区高层变动 赶在零售业开放大限前做大[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卢淳;家乐福无奈退出日本[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杨益;家乐福营销的五大策略[N];今日信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杨汝生;家乐福靠“变色龙”战术打天下[N];市场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妮;家乐福在辽宁地区的竞争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路朝祥;从家乐福的营销战略看本土零售业的变革[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谢媛;零售国际化中经营技能转移及本土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陈振轩;家乐福中国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谢鹤立;沃尔玛与家乐福培训开发体系比较研究及对中国超市的启示[D];西北大学;2009年

6 邬楠;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慧勇;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网络嵌入与零售企业海外市场竞争优势[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郝振宁;联合利华家乐鸡精的中国市场竞争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杨莉莉;基于吸收能力的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0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370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