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音乐的教学与研究——评《复调音乐教程》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uropean music is actuall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olyphonic music. In the process of piano art development for more than 300 years, its own polyphonic technology makes polyphonic music teaching and play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polyphonic music works, colleg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playing method of melodic lines, through the imitation of sound part, the comparative change of sound level, the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of each sound par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yphonic hearing can cultivate students' polyphonic thinking, and 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polyphonic thinking in polyphonic music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lyphony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G642;J61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霖;建立适合高师特点的复调教学体系[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徐德;;中国有传统复调音乐吗?——《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编后随记[J];人民音乐;2008年06期
3 ;2012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第三届复调音乐第二届管弦乐配器学术研讨会[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张旭冬;20世纪复调学科的创新成果——于苏贤教授《20世纪复调音乐》述评[J];人民音乐;2002年09期
5 张旭冬;《20世纪复调音乐》(于苏贤著)[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刘进军;以主调与复调配套训练强化钢琴教学[J];中国音乐学;2003年04期
7 辛丰年;;遥听19世纪末“大复调”[J];视听技术;2007年12期
8 孙博;;对复调音乐写作教学引发的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李文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复调音乐教学研究新动态[J];齐鲁艺苑;2008年03期
10 吴成祥;王茜;;多媒体复调音乐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平;;研究生“现代复调音乐”课程教学略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胡筱铮;;对当代复调教学的几点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吕军辉;;国内七本复调教材的教学体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田艺苗;;试论复调公共课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博;;简析专业课复调教学与共同课复调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龚佩燕;;《浅谈复调教学中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印真;;关于复调共同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龚晓婷;;二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复调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马玉峰;;分析为主 写作为辅——音乐表演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复调公共课教学的一点建议[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古驰;执拗于复调合唱的“学者”歌手[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2 祁斌斌;中央院学生复调音乐会颇具新意[N];音乐周报;2006年
3 解tB;新一代的接力 传统与时代的“融合”[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林;巴赫复调钢琴作品合唱性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2 唐碧聪;传统对位技法在当代作品的新形态[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3 王晶;多风格复调在中国新音乐中的应用[D];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4 班允沛;西方复调技法在中国20世纪音乐作品中的运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5 胡冰亚男;论肖邦叙事曲中的复调元素及其演奏[D];山西大学;2016年
6 王玖玲;鲍罗丁复调创作技巧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
7 尧东林;西方现代复调技法在中国的研究与运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志晓;“交响编舞”探究之:群舞编排中的复调求异思维[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文婕;复调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中国当代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10 孔庆愉;微复调技术初探及其在学位作品《青溪》中的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495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49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