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号子”的功能价值及其传承保护之思
发布时间:2019-09-19 06:28
【摘要】:正"黄河号子"作为我国最古老、最原始的民间音乐形态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代先民们在修堤夯土的劳作之中所发出的简单"杭""育"之声,后来在黄河河运以及治理黄河的几千年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节奏、韵律且带有鲜明地域特性和底层色彩的劳动号子之歌。千百年来,黄河号子在修堤筑坝、防洪抢险、拉纤行船的过程中曾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黄河改道治理工程中,黄河号子曾彻夜响彻黄河两岸,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治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与视野,被人们所遗忘,而且生存土壤急剧变化乃至丧失,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014SJGLX123]
【分类号】:J607
本文编号:2537934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014SJGLX123]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海华;;探寻寿张黄河硪号的历史与传承[J];大家;2012年01期
2 马延成;;悠悠故道情[J];民族音乐;2011年06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河号子:黄河文化的雄浑乐章[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杨帆;黄河号子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李富中 苏自力 刘晖 常素霞;黄河号子 灿烂文化孕育瑰丽奇葩[N];黄河报;2008年
3 单纯刚;“黄河号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李世顶;中国式申遗[N];经济视点报;2007年
5 弹汰 整编;号子与黄河号子[N];中国水利报;2004年
6 通讯员 贺申富;“峡江号子”列入国家非遗名录[N];湖北日报;2008年
7 肖春;爱必希:坚持原创终不悔[N];中国文化报;2005年
,本文编号:2537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53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