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朱践耳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的创作理念与演奏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0 12:21
【摘要】:音乐无国界,是世界通用语言。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世界音乐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纵观钢琴艺术发展长河,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作品,其中又有不少带有作曲家本民族特性的优秀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例如肖邦的《波兰舞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大多音乐家们在创作过程当中会或多或少的注入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性,由此可见,向世界呈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自己本民族音乐的民间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而在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凭借丰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不但创造出带有本土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外来事物同样具有很好的兼容和吸纳能力。钢琴作为一种外来的西洋乐器,本身带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和风格,而它进入中国的时间仅有一百多年。在过去为数不多的时间里,为了在钢琴上体现出中国本土化特征,创作出带有中国民间音乐特征的钢琴作品,我国几代优秀作曲家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而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相结合,对民歌进行钢琴改编,成功迈出了中国钢琴民族化探索的第一步,是中国钢琴作品领域的一大特色,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独具一格。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后,钢琴音乐也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了中国领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钢琴艺术逐渐在一些文人志士当中推广开来,很多音乐爱好者积极投身于钢琴音乐的创作当中,从一开始借鉴西方作曲技术进行钢琴创作,到后来利用中国特有的民间曲调进行音乐改编,创作出带有中国标记的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改编曲的道路上,中国钢琴作曲家们对其进行不断地探索、求证,终于创作出一批优秀的钢琴改编曲,为中国钢琴艺术领域掀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朱践耳先生就是在钢琴改编曲领域有着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朱践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在钢琴创作改编中具有重要贡献,也是我国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纵观朱践耳先生的音乐作品,可以看出在音乐创作的学习和探索中,一直很注重民族风格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在钢琴创作方面力图在保持中国民族旋律特色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做了与民族特性既适应又超越的各种尝试,《云南民歌五首》就是其众多钢琴创作中的一首。本人在概述朱践耳钢琴作品总的创作特征和音乐理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思维、写作技法、审美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对《云南民歌五首》的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朱践耳先生创作的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具有中国独特风格,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深度融合,不但保持了它原有的民族语汇,还大力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钢琴改编曲的出现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增添了一个新的方向,是中国钢琴优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文】:

朱践耳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的创作理念与演奏技法研究


1.2《牧羊腔》

朱践耳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的创作理念与演奏技法研究


1.3《猜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娟;;朱践耳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创作经验[J];音乐研究;2012年02期

2 赖朝师;;朱践耳钢琴作品复调运用特色评析[J];人民音乐;2008年12期

3 蔡乔中;朱践耳交响曲的和声技法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梁雷;寻找个人与民族的声音——朱践耳交响乐作品的特征[J];人民音乐;2005年01期

5 朱践耳;音乐乃心灵之声[J];人民音乐;2003年06期

6 陈大明;我看朱践耳的交响诗《纳西一奇》——兼谈其中西音乐之交融观念在创作中的实现[J];中国音乐;2002年02期

7 饶余燕;贵在探索创新——朱践耳的钢琴创作简析[J];钢琴艺术;2002年02期

8 项筱刚;朱践耳的四部交响曲及其创作思想[J];音乐研究;2000年03期

9 汪毓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前进──记作曲家朱践耳[J];人民音乐;1997年05期

10 朱践耳;生活启示录——主题与变奏曲[J];中国音乐学;199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希;云南民族音乐风格钢琴作品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黄瑾;民族风情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的成功探索[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3 陈宇萌;浅论钢琴音乐中的节拍重音及教学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肖敏;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严梅;朱践耳交响乐作品的根基[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47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547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