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在音响上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1-01-03 04:29
本文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优秀民族室内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针对当代民族室内乐队组合形式的多元化、音高体系中新组合模式、传统演奏技法的极端化及多样性、非传统乐器演奏构成的新音响以及写作技术中各种手法,探索其作品中新音响的构成与运用,对作品中有别于传统音色概念、具有新音响特点的创作手法进行归类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非传统乐器组合的新音响模式
二、音高体系中新组合结构模式
三、常规乐器非常规演奏构成的新音响
(一)常规演奏中极端化的音响处理
(二)非常规演奏构成的多样化音响
四、非常规乐器演奏构成的新音响
(一)自制乐器产生的新音响
(二)器乐化的人声旋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文景的民族室内乐《晚春》的创作特点[J]. 麻峰. 音乐探索. 2008(02)
[2]探索与困惑——20世纪下半叶上海民族室内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J]. 郭树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04)
[3]两部民乐作品中的表现技法探讨[J]. 权吉浩. 中国音乐. 2005(02)
[4]在扑朔迷离间寻觅至善至美——试析高为杰民乐室内乐《韶Ⅱ》[J]. 雷蕾.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5]玲珑塔中话玲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首届年度新作品音乐会有感[J]. 李吉提. 人民音乐. 2003(05)
[6]三重奏《戏》的音乐语言分析[J]. 李吉提,童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9(03)
[7]拓宽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表现空间[J]. 杨青. 人民音乐. 1999(08)
硕士论文
[1]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D]. 张路.南京艺术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54317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非传统乐器组合的新音响模式
二、音高体系中新组合结构模式
三、常规乐器非常规演奏构成的新音响
(一)常规演奏中极端化的音响处理
(二)非常规演奏构成的多样化音响
四、非常规乐器演奏构成的新音响
(一)自制乐器产生的新音响
(二)器乐化的人声旋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文景的民族室内乐《晚春》的创作特点[J]. 麻峰. 音乐探索. 2008(02)
[2]探索与困惑——20世纪下半叶上海民族室内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J]. 郭树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04)
[3]两部民乐作品中的表现技法探讨[J]. 权吉浩. 中国音乐. 2005(02)
[4]在扑朔迷离间寻觅至善至美——试析高为杰民乐室内乐《韶Ⅱ》[J]. 雷蕾.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5]玲珑塔中话玲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首届年度新作品音乐会有感[J]. 李吉提. 人民音乐. 2003(05)
[6]三重奏《戏》的音乐语言分析[J]. 李吉提,童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9(03)
[7]拓宽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表现空间[J]. 杨青. 人民音乐. 1999(08)
硕士论文
[1]现代音乐中的新音响及其作品结构力[D]. 张路.南京艺术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54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5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