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尾声曲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02:44
  文章对《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收录的476只尾声曲牌进行研究。将“尾声曲牌”定义为:在曲艺、戏曲艺术中,通常在音乐结尾部分使用的曲牌。共分五章:第一章对476只尾声曲牌,按照曲艺、戏曲体裁的历史先后顺序进行梳理。第二、三章将尾声曲牌分为“与只曲曲牌无关的尾声曲牌”“与只曲曲牌相关的尾声曲牌”“【煞】类联套尾声曲牌”“【赚煞】类尾声曲牌”四种类型。第二章论述前两种尾声曲牌的命名规则、使用特征。“与只曲曲牌无关的尾声曲牌”的命名与格律关系密切,其中属于北曲尾声曲牌的主要有四种。属于南曲尾声曲牌的是《南词新谱》中原有及《九宫大成》新增的尾声曲牌。属于南、北曲均使用的是南北合套的尾声曲牌和【庆余】。“与只曲曲牌相关的尾声曲牌”指以只曲曲牌作为“尾声”的情况,举例与只曲【浪里来】相关的两个尾声曲牌进行说明。第三章论述“【煞】类联套尾声曲牌”和“【赚煞】类尾声曲牌”的特征,它们分别与北方、南方的说唱艺术密切相关。第四章按《九宫大成》南北词卷对尾声曲牌的分类进行音乐分析。从调式、音阶来看,北曲尾声曲牌(主要指明代之前的作品)共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羽调式四种,七声音阶;南曲曲牌有徵调式、羽调... 

【文章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尾声曲牌的研究


《九宫大成》中的【双煞】南曲尾声曲牌的两次修改中也可以看出,在清

九宫,定律,曲牌


涓袷健!雹倏杉?舅?贰勘皇游?锨?采?谋涮褰峁梗??挠?个乐句。在沈璟的《南九宫谱》中并未见到【双煞】,其侄沈自晋的《南词新谱》中有增订列出【双煞】这一曲牌名称,但也没有内容记录。沈自晋生于明万历年间,去世于清康熙年间,可说明【双煞】这一尾声曲牌名称大致在明末清初的传奇剧本中是有见到的,但数量应该不多。《九宫大成》中的【双煞】其中一只出自传奇剧《焦帕记》,首句为:难道神偷鬼摄在须臾顷。剧本的原始曲牌名称为【尾双声】,吕士雄的《新编南词定律》(下文称:《南词定律》)也曾收录该曲牌(见图2-1),此时已将它的名称改为【双煞】,收录在卷十二羽调过曲中②。《九宫大成》沿用了【双煞】这一名称,改其宫调,将其收录于卷六十三双调正曲中(见图2-2)。图2-1《南词定律》中的【双煞】图2-2《九宫大成》中的【双煞】对于《南词定律》和《九宫大成》对同一南曲尾声曲牌的两次修改中也可以看出,在清代,许多曲学家对历代戏剧的原剧本都做了整理工作,但曲牌名称以及宫调使用方面并没有统一。在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的第四章中曾就《九宫大成》的宫调是否与燕乐二十八调有关系这一问题做了细致研究,得出结论:在明清曲谱中使用的宫调实则是沿袭唐宋燕乐二十八调的传统,但对于实际运用来说,各宫调实际已名存实亡。此处通过【双煞】这一尾声曲牌也可以证实吴文中的说法,《九宫大成》的编纂者也许是根据这个尾①《九宫大成》卷六十三:55.②[清]吕士雄.新编南词定律[M]//刘崇德.中国古代曲谱大全.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400.

曲牌,余音,尾声,定律


59虽然这个曲牌名称未被收录进《南词新谱》,但曲牌名称也已经在明末的传奇剧中使用了。此外,【凝行云煞】与【坠飞尘煞】在《南词定律》中也有收录,【凝行云煞】收录在《南词定律》的卷之十二羽调过曲中,【坠飞尘煞】收录在卷之三道宫过曲中。《九宫大成》中将两只【坠飞尘煞】收录在卷四十三高大石调正曲中,其中的一只出自明代梅鼎祚的传奇剧《玉合记》,首句为:铜龙午夜催银箭。与《南词定律》收录的该只尾声曲牌相比,《九宫大成》除了对宫调以及旋律中的个别音进行了修改外,节奏与每句的结音并没有改动(见图2-3;2-4)。图2-3《南词定律》中的【坠飞尘煞】图2-4《九宫大成》中的【坠飞尘煞】【余音】这个尾声曲牌常出现在一些现存传奇剧和明杂剧中,在朱有燉的很多杂剧作品中均有使用【余音】这一尾声曲牌。从功能上来说,【余音】这个南曲尾声曲牌它常被用在传奇剧本中一出戏的转折出,性质类似于北曲中的【隔尾】。笔者寻找到在冯起凤的《吟香堂曲谱》曲谱中有一只【余音】(见图2-5)①,它出自《长生殿》的《重圆》一出戏中,在《纳书楹曲谱》的正集卷四中也收录了该曲牌,叶堂将其命名为【尾声】(见图2-6)②。图2-5《吟香堂曲谱》中的【余音】图2-6《纳书楹曲谱》中的【尾声】①[清]冯起凤.吟香堂曲谱[M]//刘崇德.中国古代曲谱大全(第五册).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3538.②[清]叶堂.纳书楹曲谱[M]//刘崇德.中国古代曲谱大全(第四册).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2694.


本文编号:2957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57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