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漪濯晚霞——周文中《霞光》中色彩微变化的音乐表达
发布时间:2021-01-16 01:31
《霞光》是一首为木管和弦乐而作的二重三重奏,作曲家受17世纪早期中国文人画的影响,抽象而概要地描绘了暮色与拂晓在不同场景的渐变。文章尝试分析《霞光》中作曲家如何以音乐为画笔、用音韵为水墨,勾勒出暮色与拂晓的光在不同情境下的细微变化,即色彩的微变化。
【文章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霞光》的色彩构建
(一) 乐器色彩的设定
(二) 和声色彩的构成
二、色彩的微变化
(一) 音色的静态微变化———“偏移”
(二) 音色的动态微变化———“偏移”的拓展
(二) 音乐组织材料与织体形态的动态微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J]. 邹昊. 音乐创作. 2013(04)
本文编号:2979890
【文章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霞光》的色彩构建
(一) 乐器色彩的设定
(二) 和声色彩的构成
二、色彩的微变化
(一) 音色的静态微变化———“偏移”
(二) 音色的动态微变化———“偏移”的拓展
(二) 音乐组织材料与织体形态的动态微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J]. 邹昊. 音乐创作. 2013(04)
本文编号:2979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97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