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润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19:52
  关于民歌《绣荷包》最早的记录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绣荷包”是汉族民歌中比较普遍的主题之一,在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都流传甚广。目前发现在全国流传的《绣荷包》有百首之余,仅山东省内发现存有曲谱的就15首之多。这些分布在山东省13个不同地方的《绣荷包》,在内陆地区以中速为主;在沿海城市或省边界地区速度明显加快;在偏南部地区的《绣荷包》较北部地区的更活泼灵动,有着“北雄南秀、西硬东软”渐变的风格特征。以山东民歌《绣荷包》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经验总结、文献整理、访谈等方法,把15首《绣荷包》按照山东地方语言的差异分成四大方言片,对山东地区不同《绣荷包》的润腔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总结。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润腔特色以软唱为主,硬唱为辅,硬唱以下滑甩音最具典型;在字的衔接中多以迟发音、延长字头为主;阻声出现频繁;音高式润腔的运用占为多数,最具代表的为下滑甩音、上波音、下倚音,有时伴有上滑小甩音,线条硬朗;儿化音、花舌及衬词“呢、就、那个、咿么、哎嗨呦、唵唵唵”为地方特色代表。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歌《绣荷包》的概述
    第一节 民歌《绣荷包》的历史记载
    第二节 民歌《绣荷包》的流传现状
    第三节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现状及地区分布
第二章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润腔分析
    第一节 方言特色
    第二节 润腔分析
        一.音高式润腔
        二.力度性润腔
        三.节奏性润腔
        四.阻声
        五.音乐韵律变化
        六.特殊手法
        七.衬词衬腔
第三章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个性风格及润腔影响因素
    第一节 多彩的个性风格
    第二节 润腔影响因素分析
        一.字调对音高式润腔的影响
        二.语调对力度性润腔的影响
        三.节奏对音乐韵律变化的影响
        四.发音部位对音色性润腔的影响
        五.地域文化对阻声、倚音、滑音、甩音的影响
第四章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润腔研究引发的自我思考
    第一节 创作手段
    第二节 演唱技巧
    第三节 演唱之魂
结语
附录
附谱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学术硕士音乐会节目单



本文编号:305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5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