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润腔”研究四十年

发布时间:2021-03-13 21:57
  <正>在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依心抒怀"的即兴创作现象由来已久,古代曲家不乏精辟论述。明人王骥德在"论腔调"中便开宗明义地道出堂奥:"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1)曲有格范而唱可生变,显然在王氏看来,中国戏曲音乐是由"基本曲调"和"歌唱把握"两部分构成,那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唱腔种类以及异彩 

【文章来源】:音乐研究.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期理论接续
二、“国音”学人理论自觉
三、新世纪有效拓展
结语:更待未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润腔技巧在唱腔中的应用[J]. 孙晓洁.  中国京剧. 2018(10)
[2]闵惠芬二胡“声腔化”演奏技法探究——以闵惠芬《宝玉哭灵》中的“喊风调”及其润腔处理为例[J]. 郑怀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3)
[3]汉族民歌合唱润腔的韵味及其表现[J]. 邢晓萌,徐敦广.  文艺争鸣. 2018(05)
[4]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J]. 石蔚.  戏曲研究. 2017(04)
[5]论杨立青的《荒漠暮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润腔[J]. 唐荣.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4)
[6]南音润腔之美[J]. 陈燕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6(04)
[7]江南丝竹琵琶昆腔器乐化之润腔演奏初探[J]. 戴维娜,王佳怡.  艺术研究. 2016(03)
[8]梅派京剧“咬字吐字”和“润腔”技巧在京歌中的运用——以京歌《梅兰芳》的演唱为例[J]. 韩菽筠.  人民音乐. 2016(07)
[9]佛乐唱导润腔技术研究——以重庆罗汉寺瑜伽焰口唱腔为例[J]. 胡晓东.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10]润腔辨析——以上党梆子《窗前梅树是我友》为例[J]. 郭茹心.  中国音乐. 2016(02)



本文编号:3080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080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