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金湘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24 18:5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文化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思想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使得中华文化能有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正逐步步入“地球村”。随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民族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大众的广泛追捧和喜爱,使一批非西方作曲家在学习和掌握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民族文化,进入世界音乐舞台。尹一桑、武满彻等作曲家的国际成就和影响,也推动了谭盾、陈其钢等一代青年作曲家的崛起,为世界音乐界注入了新的活力。音乐的感染力是通过多层次、艺术化的音响效果来实现的,乐队作为一种音响的艺术,在呈现时有它独特的魅力。20世纪末叶,民族乐器演奏水平高度发展,作曲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一批作曲家开始对民族交响乐的创作进行探索。金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技法、风格和个性活跃...
【文章来源】:新疆艺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节 何为文化自信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金湘及其创作理念
一、金湘简介
二、金湘音乐创作的五大学科分类
三、歌剧思维的四个方面
四、金湘传统音乐“三个层面”的分析
第二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主题旋律分析
第一节 主题旋律形态
一、持续性主题
二、扩展型主题
三、方向型主题
第二节 主题节奏形态
一、均分型节奏
二、长短音节奏
三、连音节奏
四、方整型态
五、自由散化
第三节 旋律调式调性
一、民族性五声调式
二、调性中心音
三、调性游移
小结
第三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和声技法分析
第一节 纯五度复合和弦
一、根据数量分类
二、根据首音关系分类
第二节 附加音和弦
小结
第四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的结构分析
一、西方传统曲式结构的保持与变化
二、多重结构与音色布局
三、民族乐队中音色的融合与统一
四、特色乐器与新音色的挖掘
小结
第五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的中国传统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论金湘音乐创作的美学向度[J]. 杨和平,吴远华. 人民音乐. 2018(08)
[2]金湘艺术歌曲中纯五度复合和声的初源[J]. 魏扬. 人民音乐. 2018(08)
[3]详解《金湘歌剧音乐研究》[J]. 魏扬,唐贤美. 歌剧. 2017(12)
[4]至言要旨此书中——评金湘的《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J]. 蔡良玉,梁茂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5]从金湘的歌剧创作论文化自觉[J]. 赵璐璐. 新美术. 2016(09)
[6]“新世纪中华乐派”之前前后后[J]. 谢嘉幸. 中国音乐. 2016(02)
[7]金湘作曲思想与中华乐派——写在金湘80华诞研讨会之际[J]. 宋瑾. 中国音乐. 2016(02)
[8]砥砺前行 春华秋实——“金湘作品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华乐派论坛”综述[J]. 杨静. 人民音乐. 2016(03)
[9]金湘:建设“中华乐派”的践行者[J]. 崔宪. 人民音乐. 2016(03)
[10]民族根 中华情——《探究无垠·金湘音乐论文集之二》书评[J]. 魏扬. 人民音乐. 2015(12)
博士论文
[1]金湘的“歌剧思维”研究[D]. 赵璐璐.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2]新浪漫主义音乐在中国[D]. 吕欣.中国音乐学院 2014
[3]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 柳进军.中国音乐学院 2012
[4]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 王宝龙.中央音乐学院 2011
[5]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 任秀蕾.中央音乐学院 2010
[6]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 匡君.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 相西源.上海音乐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歌剧《原野》的音乐美学研究[D]. 柳欣.广西大学 2018
[2]歌剧《原野》音乐戏剧性特点研究[D]. 赵祯.山西师范大学 2016
[3]金湘音乐批评研究[D]. 智凯聪.天津音乐学院 2015
[4]交响大合唱《金陵祭》的分析与研究[D]. 常静.河南师范大学 2015
[5]“吟血泪史诗,奏中华绝唱”—金湘《金陵祭》创作分析[D]. 刘淼.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金湘歌剧创作与声乐表演艺术互动研究[D]. 刘宇.辽宁师范大学 2013
[7]乾之道——金湘交响曲《天》之音高关系解析[D]. 贾海乐.中国音乐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360537
【文章来源】:新疆艺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节 何为文化自信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金湘及其创作理念
一、金湘简介
二、金湘音乐创作的五大学科分类
三、歌剧思维的四个方面
四、金湘传统音乐“三个层面”的分析
第二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主题旋律分析
第一节 主题旋律形态
一、持续性主题
二、扩展型主题
三、方向型主题
第二节 主题节奏形态
一、均分型节奏
二、长短音节奏
三、连音节奏
四、方整型态
五、自由散化
第三节 旋律调式调性
一、民族性五声调式
二、调性中心音
三、调性游移
小结
第三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和声技法分析
第一节 纯五度复合和弦
一、根据数量分类
二、根据首音关系分类
第二节 附加音和弦
小结
第四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的结构分析
一、西方传统曲式结构的保持与变化
二、多重结构与音色布局
三、民族乐队中音色的融合与统一
四、特色乐器与新音色的挖掘
小结
第五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的中国传统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论金湘音乐创作的美学向度[J]. 杨和平,吴远华. 人民音乐. 2018(08)
[2]金湘艺术歌曲中纯五度复合和声的初源[J]. 魏扬. 人民音乐. 2018(08)
[3]详解《金湘歌剧音乐研究》[J]. 魏扬,唐贤美. 歌剧. 2017(12)
[4]至言要旨此书中——评金湘的《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J]. 蔡良玉,梁茂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5]从金湘的歌剧创作论文化自觉[J]. 赵璐璐. 新美术. 2016(09)
[6]“新世纪中华乐派”之前前后后[J]. 谢嘉幸. 中国音乐. 2016(02)
[7]金湘作曲思想与中华乐派——写在金湘80华诞研讨会之际[J]. 宋瑾. 中国音乐. 2016(02)
[8]砥砺前行 春华秋实——“金湘作品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华乐派论坛”综述[J]. 杨静. 人民音乐. 2016(03)
[9]金湘:建设“中华乐派”的践行者[J]. 崔宪. 人民音乐. 2016(03)
[10]民族根 中华情——《探究无垠·金湘音乐论文集之二》书评[J]. 魏扬. 人民音乐. 2015(12)
博士论文
[1]金湘的“歌剧思维”研究[D]. 赵璐璐.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2]新浪漫主义音乐在中国[D]. 吕欣.中国音乐学院 2014
[3]原始与现代的邂逅[D]. 柳进军.中国音乐学院 2012
[4]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 王宝龙.中央音乐学院 2011
[5]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 任秀蕾.中央音乐学院 2010
[6]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 匡君.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 相西源.上海音乐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歌剧《原野》的音乐美学研究[D]. 柳欣.广西大学 2018
[2]歌剧《原野》音乐戏剧性特点研究[D]. 赵祯.山西师范大学 2016
[3]金湘音乐批评研究[D]. 智凯聪.天津音乐学院 2015
[4]交响大合唱《金陵祭》的分析与研究[D]. 常静.河南师范大学 2015
[5]“吟血泪史诗,奏中华绝唱”—金湘《金陵祭》创作分析[D]. 刘淼.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金湘歌剧创作与声乐表演艺术互动研究[D]. 刘宇.辽宁师范大学 2013
[7]乾之道——金湘交响曲《天》之音高关系解析[D]. 贾海乐.中国音乐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360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36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