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斯顿弦乐四重奏作品中的人工音阶类属及运用方式
发布时间:2021-10-07 05:49
本文以辟斯顿早期和中期的四部弦乐四重奏入手,从人工音阶的类属及其具体运用方式两个角度展开,以不同例证进一步说明,辟斯顿在坚守调性因素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创新"。仅从人工音阶的创造性运用角度来看,辟斯顿始终在遵循着独具个人特色的"创新之路"。他在作品中坚守调性的决心不亚于拉赫玛尼诺夫,而他在努力突破功能和声藩篱的脚步也丝毫不逊色于同时期的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文章分三个部分先后论述了六声、七声和八声人工音阶的构成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辟斯顿将其融合在传统调性观念下的个性化运用手法。在"六声音阶"中,探讨了对称六声音阶、全音阶和增音阶;在"七声音阶"中,分析了"八度内全音为轴的1∶3∶1对称音阶"和泛音音阶;在"八声音阶"中,重点分析了"半—全音阶"。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六声音阶
(一) 对称六声音阶 (音轴对称) (1)
(二) 全音阶
(三) 1∶3人工音阶——增音阶
二、七声音阶
(一) 八度内全音为轴的1∶3∶1对称音阶
(二) 泛音音阶
三、八声音阶 (半—全音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音阶与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席曼诺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多调性的构成与运作方式[J]. 郭新.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2]八音音阶——传统与非传统因素的糅合[J]. 郑中. 中国音乐学. 2003(02)
[3]论音乐进程中“第一完全数”现象——兼谈现代音乐的一种结构力实践[J]. 彭志敏. 中国音乐学. 1990(01)
本文编号:3421472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六声音阶
(一) 对称六声音阶 (音轴对称) (1)
(二) 全音阶
(三) 1∶3人工音阶——增音阶
二、七声音阶
(一) 八度内全音为轴的1∶3∶1对称音阶
(二) 泛音音阶
三、八声音阶 (半—全音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音阶与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席曼诺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多调性的构成与运作方式[J]. 郭新.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2]八音音阶——传统与非传统因素的糅合[J]. 郑中. 中国音乐学. 2003(02)
[3]论音乐进程中“第一完全数”现象——兼谈现代音乐的一种结构力实践[J]. 彭志敏. 中国音乐学. 1990(01)
本文编号:3421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4214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