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中日筝乐文化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1-12-18 09:09
  中日筝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都承载着各自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其源同,其形异”它们走出了两条完全迥异的发展轨迹。中国筝传承二千余年来一直处于自发阶段。筝自秦、汉以来,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到唐朝走向鼎盛,十四、十五弦琴出现在宋、元时期。随着晚清,社会不稳定,筝乐走下坡路,许多琴谱面临失传。五六十年代新的中国筝乐演奏技法出现,但是在这一时期传统古筝艺术逐渐消沉,同时又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筝乐来说。八十年代以后,现代筝乐中凸现出“西化”的一面,如“新筝乐”。那么,在筝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探索却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八十年代以后,“新筝乐”出现,这种现代筝乐强调“西方”的一面,所以在这一领域的创作和表演方面的探索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筝乐,在八、九十年代的发展衍变的基础上开创了筝乐发展的新局面。日本筝乐艺术对于传统文化,它们采用尊重历史原貌为主,在尊重和保护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对外来音乐文化也选择彻底接受。正是因为这种积极的态度,所以才融会贯通,他们将日本音乐和西方音乐全方位的融合,孕育出筝乐的新形态,并取得成就,那么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灿烂的“日本邦乐”...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日筝乐文化的异同


(3)古筝的定弦与调弦定弦是指把古筝琴弦定到一定的音高位置

二四谱,骨干音,演奏手法,调式音阶


中日筝乐文化异同都有着更为科学的系统。“二四谱的乐谱为:二、三、四、五、六、七、八。”在二四谱中,“三、六”两个音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来改变调式音阶的变化,然后再根据二四谱中的某一个字,通过“轻”、“重”、“活”等演奏手法进行变化而得来。“轻三六调”即轻三轻六(简称轻六调),是其他的各种调式的基础,以 5、6、 1、 2、 3 五个音为骨干音,降 7 、4 作为装饰音用,由于轻三六调的曲调特点,多用于表现轻快、活泼、欢乐而明朗的情绪。(例如图 2.1)

民间音乐,潮州,三重,音阶


图 2.2“轻三重六调”是随着近代潮州民间音乐演奏中,逐渐发展变化而来的曲调,它亦是运用了带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曲调,进而丰富了潮州筝乐的表现力。其骨干音为:5、6 、1、2、4,而降 7 和 3 则变为装饰音。“轻三重六”是在“轻三六调”音阶基础上“重”六音,将轻六调和重六调相结合,即用左手将“3”音按成“4”音,把 5、6、1、2、3 五声音阶处理成 5、6、1、2、4 的音阶排列,旋律音阶不移位,但旋律变了。从而使得旋律中既有轻六调(轻三)的特征,又有重六调的韵味。显然这两种曲调的色彩也有所改变,处于轻六调和重六调之间,这种曲调常常表现出清闲、平静、安宁的情绪。(例如图 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音乐在亚洲[J]. 柘植元一,植村幸生,李晓天.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6(04)
[2]从文化的视角谈当代“中国音乐之路”论辩中的“中西关系”问题[J]. 周为民.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02)
[3]简论日本俗筝定弦法及其乐调系统[J]. 闫林红.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4]日本筝乐的历史与发展[J]. 肖巧玲.  中国音乐. 1996(04)
[5]日本筝乐器介绍[J]. 程天健.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6(03)
[6]中、日传统筝曲演奏技巧之比较研究[J]. 阎林红.  中国音乐. 1996(01)
[7]从新时期古筝创作看筝乐发展[J]. 张彤.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4(04)
[8]考古发现与秦筝说[J]. 项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3(04)
[9]筝的演奏技巧 发展脉络[J]. 阎林红.  音乐研究. 1993(04)
[10]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J]. 冯光钰.  中国音乐. 1992(04)



本文编号:3542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542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