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雅乐与礼乐制度探微
发布时间:2023-01-09 13:36
辨析辽代雅乐,需要"还原"论乐语境:其一是历史语境的还原。若将辽代雅乐置于中华礼乐文明之中,可以发现辽代雅乐上有承继,下有延续,即中国礼乐文化之主脉并未在辽朝中断。这说明,契丹族统治者具有一种尊照汉家旧典制礼作乐,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正统性的思想;其二是文化语境的还原。若将辽代礼乐文化与中原唐朝礼乐文化进行比较性研究,可以发现辽代雅乐具有国家象征的意义,即它是辽代政治统治的象征性隐喻。这说明辽代礼乐文化具有"二元性",不仅蕴含了契丹族对中原文化的强烈认同取向,也体现出了坚持民族文化的契丹本位原则。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补论[J]. 王学军. 孔子研究. 2014(02)
[2]重器功能,合礼演化——从金石乐悬到本品鼓吹[J]. 项阳. 中国音乐. 2011(03)
[3]《契丹国志》一则史料刍议——兼论契丹之旗鼓[J]. 陈晓伟,石艳军. 东北史地. 2010(02)
[4]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J]. 项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01)
[5]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J]. 项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01)
[6]对先秦“金石之乐”兴衰的现代解读[J]. 项阳. 中国音乐. 2007(01)
[7]周代礼制的嬗变与雅乐内涵的变化[J]. 王秀臣. 社会科学辑刊. 2005(04)
[8]鼓吹十二案考释[J]. 许继起. 中国音乐学. 2004(04)
[9]鼓吹乐起源说[J]. 王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04)
[10]辽宁法库县叶茂台辽肖义墓[J]. 温丽和. 考古. 1989(04)
博士论文
[1]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 左汉林.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9275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补论[J]. 王学军. 孔子研究. 2014(02)
[2]重器功能,合礼演化——从金石乐悬到本品鼓吹[J]. 项阳. 中国音乐. 2011(03)
[3]《契丹国志》一则史料刍议——兼论契丹之旗鼓[J]. 陈晓伟,石艳军. 东北史地. 2010(02)
[4]中国礼乐制度四阶段论纲[J]. 项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01)
[5]礼乐·雅乐·鼓吹乐之辨析[J]. 项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01)
[6]对先秦“金石之乐”兴衰的现代解读[J]. 项阳. 中国音乐. 2007(01)
[7]周代礼制的嬗变与雅乐内涵的变化[J]. 王秀臣. 社会科学辑刊. 2005(04)
[8]鼓吹十二案考释[J]. 许继起. 中国音乐学. 2004(04)
[9]鼓吹乐起源说[J]. 王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04)
[10]辽宁法库县叶茂台辽肖义墓[J]. 温丽和. 考古. 1989(04)
博士论文
[1]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 左汉林.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9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37292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