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武都民间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4:36

  本文关键词:武都民间小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武都民间小调 留存现状 艺术特点 文化内涵


【摘要】:武都是甘肃南部地区的一个县区,由于处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民族成分复杂,所以形成了此地独特的文化。武都小调是武都众多民歌体裁中的一种,在其民歌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武都小调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歌曲内涵。武都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这虽然给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但却成为武都小调的得以保存的有利保障。本文以武都小调为研究对象,将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实地的田野考察为依托,应用音乐民族志的写作手法,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武都小调进行研究。包括:一、梳理、考察武都小调的历史渊源;二、以田野工作为基础展现武都民间小调真实的留存现状;三、对武都小调的音乐进行全面分析,试图评述其音乐特点;四、对武都小调进行民俗内涵和社会功能的解析。
【关键词】:武都民间小调 留存现状 艺术特点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0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7-8
  • (一) 选题的缘起7
  • (二) 选题的意义7-8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8-9
  • (一) 研究目的8-9
  • (二) 研究方法9
  •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9-13
  • (一) 研究现状9-10
  • (二) 文献综述10-13
  • 第一章 武都民间小调的历史概述13-19
  • 第一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传承背景13-17
  • 一、武都民间小调生存的时空背景与社会环境13-15
  • 二、武都民间小调生存的文化背景15-17
  • 第二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传承脉络17-19
  • 第二章 武都民间小调的留存现状19-36
  • 第一节 研究者的田野工作实录19-27
  • 一、田野工作概况19-21
  • 二、田野口述文本21-27
  • 第二节 局内人与局外人的阐释及其变化27-29
  • 第三节 歌手的考察与研究29-31
  • 一、歌手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状况29-30
  • 二、歌手音乐传承的途径30-31
  • 第四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留存载体及留存曲目31-36
  • 第三章 武都民间小调的艺术特征36-49
  • 第一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音乐特点36-39
  • 一、曲式结构及调式特征38
  • 二、节奏、节拍及旋法特性38-39
  • 第二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歌词特征39-46
  • 一、歌词选材39-45
  • 二、歌词形式45-46
  • 第三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表演形式46-49
  • 一、演唱形式47
  • 二、伴奏乐器47-49
  • 第四章 武都民间小调的音乐文化解析49-53
  • 第一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民俗内涵49-50
  • 第二节 武都民间小调的社会功能50-51
  • 第三节 文化变迁中的武都民间小调51-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剡自勉;;西和山歌初探[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明政;;浅论甘肃花儿[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本文编号:69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69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